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学界研究>观点争鸣>正文

文化承传要“立德、立学、立言”

2020年10月30日 11:25 光明日报 作者: 欧阳中石 点击:[]

中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易经》中对“文”的解读是:“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解释“文”是划出来的痕迹,即纹路。《礼记》中有言“五色成文,而不乱”,展示出美好与繁荣。“化”是指向美好和谐变化。“文化”就是以“文”化一切,把古今中外的一切化成美好、和谐。

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结晶,需要承传。先承接,后传递,传延创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要把自己的智慧贡献出来,探求更广阔的世界,有更清晰的认知,让中华文化更强、更广泛地传播。

文化承传,要有载体。汉字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每个汉字都有精纯的含义,有可讲、可挖掘的道理。汉字是最高明的画,它能同时体现具象和抽象的高妙。我们书写时,汉字就在用形象说话,用笔说话。汉字非常了不起,可我们对它研究不够、重视不够。学生们对语言文化的认知和学习,不是读几篇文章就足够了,而是要追本溯源,了解汉字的根。只有把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学清楚,才能搭建起牢固的文化大厦,而且事半功倍。

文化承传更要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鼎新革故,“新”益求精。文化传承,要求新,关键要求“精”。我们现在谈新,很少谈精。很多新事物、新思想因为不精,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历史淘汰。求新,不断开拓,这根本是为了精。这是很要紧的一点。

文化承传,更重要的还在于内涵、品性和精神的传延。就像书法的发展,其根本还是在于文化,在于个人的修养与修为,书写的品质取决于文心灵性的程度,光有写字的手性是不够的,这是书法的奥秘与要诀。

文化承传,我们一直提倡要“立德、立学、立言”。“学”的繁体字为“學”,意思是一个年幼的孩子紧紧地把“文”抱在怀里,这就是学。“德”则是文化学习和传承的主干。“直”“心”为“德”,就是提倡一个人、一个国家正直向上,心无旁骛,正所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作为一名教书匠,我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汉字入手,提炼出更为行之有效的认识方法,让学生们能快速认识汉字、掌握汉字,从而更有效地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汉字是那么美妙,如果学习方法更为简单和有趣,全世界就会有更多的人来了解它,从而把汉字的魅力、中华文化的魅力推而广之。这是我们献给世界的厚礼,这也是我一个教书匠的“中国梦”。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欧阳中石委员)

上一条:文化成长需要从容的心态下一条:人民日报评论员: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一周年之际

关闭

您是第位访问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2号湖南大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 邮编:410082

座机:0731-88823372 传真:0731-88823372 E-mail:zgwhrsl@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京ICP备12019430号-8

技术支持: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

文化软实力公众号

中心公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