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2014年统计表
所有作者 |
论文题目 |
发表刊物/论文集 |
期号 |
发表时间 |
论文收录 |
朱汉民 洪银香(学) |
宋儒的义理解经与书院讲义 |
中国哲学史 |
2014年04期 |
2014.11.28 |
|
朱汉民 |
湘军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 |
2014.10.28 |
|
朱汉民 |
千年书院:谁是不变的主角? |
光明日报 |
2014年8月 |
2014.08.05 |
|
朱汉民 |
讲仁爱 重民本 守诚信 |
光明日报 |
2014年7月 |
2014.07.22 |
|
朱汉民 |
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 |
2014.10.14 |
|
朱汉民 |
学术旨趣与地域学统 |
文史哲 |
2014年05期 |
2014.09.05 |
|
朱汉民 |
湘学的学术旨趣 |
现代哲学 |
2014年03期 |
2014.05.25 |
|
王琦(学) 朱汉民 |
论董仲舒的人性论建构 |
北京大学学报 |
2014年05期 |
2014.09.20 |
|
朱汉民 |
湖湘文化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 |
湖南社会科学 |
2014年03期 |
2014.07.01 |
新华文摘2014年17期全文收录[2014.09.05] |
朱汉民 |
中国哲学的建构:经典诠释与义理体认 |
原道 |
2014总23辑 |
2014.12.15 |
|
朱汉民 |
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融合:湖湘文化精神物质的历史建构 |
原道 |
2014总23辑 |
2014.12.15 |
|
朱汉民 |
近代湖湘士大夫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启示 |
原道 |
2014总24辑 |
2014.12.15 |
|
朱汉民 |
湖湘士人的血性与事功 |
原道 |
2013总21辑 |
2013.12.31 |
|
朱汉民 |
实用理性传统与中国文化近代化——以湖湘士大夫与湖湘文化为例 |
湘潭大学学报 |
2014年04期 |
2014.07.15 |
|
朱汉民 |
中国文化的近代化与主体性重建——以近代湖湘文化转型为例 |
社会科学战线 |
2014年08期 |
2014.08.01 |
|
朱汉民 |
湖湘士人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基因 |
求索 |
2014年01期 |
2014.01.28 |
|
朱汉民 |
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融合——湖湘文化精神特质的历史建构 |
湖南大学学报 |
2014年06期 |
2014.11.28 |
|
朱汉民 洪银香(学) |
朱熹人性论与儒家道德哲学 |
道德与文明 |
2014年02期 |
2014.03.10 |
|
朱汉民 唐云(学) |
元初江南宋遗民书院及其文化特色 |
大学教育科学 |
2014年05期 |
2014.09.28 |
|
朱汉民 |
宋代的理学学派与地域学统 |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14.09.10 |
2014.09.10 |
|
朱汉民 |
湘学学统与湖南刻书 |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14.02.21 |
2014.02.21 |
|
朱汉民 |
中国文化地理格局中的湖湘文化近代化 |
船山学刊 |
2014年02期 |
2014.05.15 |
|
朱汉民 |
中国书院的千年回响 |
中国旅游报 |
2014.02.21 |
2014.02.21 |
|
朱汉民 |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
2014年03期 |
2014.05.10 |
|
朱汉民 |
张栻、岳麓书院与湘学学统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4年09期 |
2014.09.01 |
|
朱汉民 |
湘学学统的文化条件 |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 |
2013总35辑 |
2013.12.31 |
|
刘克兵(外) 朱汉民 |
朱熹思想体系中的知识与人文信仰 |
湖南大学学报 |
2014年01期 |
2014.01.28 |
|
章启辉 |
论传统孝道现代化 |
湘潭大学全国孝文化学术研讨会 |
2014年09月 |
2014.09.21 |
|
章启辉 |
五伦五德思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观照 |
“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国际研讨会 |
2014年11月 |
2014.11.23 |
|
章启辉 |
传统儒家实学、现代国家软实力理论与新实学建构 |
实学研究 |
2014年01月 |
2014.02.26 |
|
张松辉 张景(学) |
《庄子》“之”证明庄子非楚人 |
光明日报(国学) |
2014年2月 |
2014.02.11 |
|
张景(学) 张松辉 |
论庄子递进、循环思想的正确性 |
中国文化研究 |
2014年01期 |
2014.02.28 |
|
张松辉 张景(学) |
论《南华真经》礼学思想 |
湖南大学学报 |
2014年03期 |
2014.05.28 |
|
张松辉 张景(学) |
庄子“鼓盆而歌”与楚文化无涉 |
中原文化研究 |
2014年03期 |
2014.06.15 |
|
于振波 |
统计学方法与走马楼吴简研究 |
简牍学研究 |
2014年05期 |
2014.08.01 |
|
殷慧 田浩(外) |
从《五经》到《四书》——以宋代礼理的突破与融合为中心 |
中国哲学史 |
2014年02期 |
2014.05.01 |
|
殷慧 |
书评:朱汉民,《玄学与理学的学术思想理路研究》——玄学是如何转入理学的 |
哲学与文化 |
2013年12期 |
2013.12.28 |
注:A&HCI源刊 |
殷慧 |
追求道与学的合一——读朱汉民教授《书院精神与儒家教育》 |
原道 |
2013总22辑 |
2013.12.31 |
|
殷慧 张卓(学) |
朱熹礼理沟通的经典诠释:以《大学章句》中格物致知为例 |
湖南大学学报 |
2014年06期 |
2014.12.01 |
|
殷慧 |
《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评介 |
中国史研究动态 |
2014年03期 |
2014.06.06 |
|
殷慧 |
宋代儒学重建视野中的朱熹《仪礼》学 |
传承与开拓: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13.07.08 |
2013.07.08 |
|
肖永明 张天杰(外) |
从越中到甬上:证人书院讲会与明清学术转型 |
中国史研究 |
2013年04期 |
2013.11.20 |
|
向桃初 |
盘龙城的历史价值 |
商代盘龙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14.08.01 |
2014.08.01 |
|
吴仰湘 |
曾运乾经学研究三书述评 |
湖南大学学报 |
2014年06期 |
2014.11.15 |
|
吴仰湘 |
马宗霍及其中国经学史研究 |
暨南学报 |
2014年11期 |
2014.11.15 |
|
吴仰湘 |
师伏堂经说·论语(皮锡瑞手稿整理) |
中国经学 |
2014总13辑 |
2014.09.01 |
|
吴仰湘 |
师伏堂经说·公羊传(整理) |
中国经学 |
2014总13辑 |
2014.09.01 |
|
吴仰湘 |
皮锡瑞的生平、学术与著述 |
中国经学 |
2014总13辑 |
2014.09.01 |
|
王勇 |
秦汉渔采狩猎与农耕经济的关系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13年04期 |
2013.12.15 |
|
王勇 |
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农耕环境论析 |
中国农史 |
2014年06期 |
2014.12.28 |
|
王勇 |
来占个梦吧 |
中国收藏 |
2014年03期 |
2014.03.15 |
|
王勇 |
项羽不王关中原因析论 |
项羽文化 |
2014年02期 |
2014.04.01 |
|
王勇 |
战国湖湘的灵魂归宿观念及其文化影响 |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
2014年06期 |
2014.11.01 |
|
陶新华 |
关于魏晋参录尚书事制度的两个问题 |
湖南大学学报 |
2014年02期 |
2014.03.28 |
|
石荣传 |
东北亚史前玉文化的海洋交流蠡测 |
首届青年考古学者论坛 |
2014.10.15 |
2014.10.15 |
|
石荣传 |
《周礼·考工记·玉人》所载“命圭”的考古学试析 |
湖南大学学报 |
2014年02期 |
2014.02.23 |
|
李清良 |
熊十力《增订十力语要缘起》辨正 |
湖南大学学报 |
2014年05期 |
2014.09.28 |
|
李清良 |
从“软实力”到“文明之道”与“文明国家”——约瑟夫·奈“软实力”说辨正 |
原道 |
2013总21辑 |
2013.12.31 |
|
李清良 |
文明博弈与全球性“辨异自识”和“文化自觉” |
原道 |
2013总22辑 |
2013.12.31 |
|
李兵 黄艳(学) |
科举应试:北宋前期书院教学的主要指向 |
大学教育科学 |
2014年05期 |
2014.09.28 |
|
李兵 |
“第十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中国史研究动态 |
2014年03期 |
2014.06.20 |
|
姜广辉 夏福英(学) |
宋以后儒学发展的另一走向 |
哲学研究 |
2014年08期 |
2014.08.25 |
|
姜广辉 |
齐诗“四始五际”说政治哲学揭秘 |
哲学研究 |
2013年12期 |
2013.12.25 |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2014.03.01] |
姜广辉 |
从孔子到董仲舒 |
光明日报 |
2014.01.27 |
2014.01.27 |
|
姜广辉 付赞(学) |
清华简《尹诰》献疑 |
湖南大学学报 |
2014年03期 |
2014.03.01 |
|
姜广辉 |
郭静云《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评介 |
中国史研究动态 |
2014年02期 |
2014.02.01 |
|
李有梁(外) 姜广辉 |
春秋公羊学“张三世”理论与康有为的渐变思想 |
社会科学战线 |
2014年04期 |
2014.04.01 |
|
黄春艳 |
基督徒知识分子李应林的生平及思想 |
湖南大学学报 |
2014年05期 |
2014.09.28 |
|
胡吉勋 |
从科举宴排位争议看嘉靖初皇权之强化 |
明史研究论丛 |
2014总12辑 |
2014.01.01 |
|
胡吉勋 |
二十世纪初上海爱俪园佛教教育、出版活动研究 |
汉学鸣谦集--第八届马来西亚汉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
2014.02.01 |
2014.02.01 |
|
邓洪波 |
河南书院与清初洛学复兴 |
河南大学学报 |
2014年05期 |
2014.09.01 |
|
邓洪波 |
晚清湖南书院的数学教育 |
大学教育科学 |
2014年02期 |
2014.03.28 |
|
陈仙(学) 邓洪波 |
古代书院日记教学法及其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
现代大学教育 |
2014年06期 |
2014.11.20 |
|
邓洪波 |
张栻与湖湘学派——标点本《张栻集》前言 |
船山学刊 |
2014年01期 |
2014.02.25 |
|
邓洪波 黄沅玲 |
书院:读书人的文化遗产 |
中国文化遗产 |
2014年04期 |
2014.07.28 |
|
邓洪波 |
明代书院教育制度四记 |
鉴古知今的教育史研究——第六届“两岸四地”教育史论坛文集 |
2014年10月 |
2014.10.01 |
|
兰军(学) 邓洪波 |
2013年书院研究综述 |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
2014年05期 |
2014.10.15 |
|
陈先初 |
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宪政考量 |
安徽史学 |
2014年04期 |
2014.07.15 |
|
陈先初 |
湖湘文化的现代转型及基本面相 |
湖南社会科学 |
2014年03期 |
2014.09.05 |
新华文摘2014年17期全文收录[2014.09.05] |
陈先初 |
五四时期王光祈社会改造思想之考察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4年02期 |
2014.03.28 |
|
陈先初 |
论晚近中国民主观念赖以生成的三重语境 |
湖南大学学报 |
2014年05期 |
2014.09.28 |
|
陈先初 |
系统阐述湖南经济发展变迁史 |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14.06.09 |
2014.06.09 |
|
陈松长 |
《岳麓简(三)“癸、琐相移谋购案”相关问题琐议》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14年02期 |
2014.02.01 |
|
陈松长 |
秦汉时期的繇与繇使 |
湖南大学学报 |
2014年04期 |
2014.07.28 |
|
陈松长 |
岳麓秦简< 占梦书>的文字特征试论 |
出土材料与新视野(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 |
2013.09.01 |
2013.09.01 |
|
陈戍国 |
论柳宗元的礼文学创作及其成就 |
湖南大学学报 |
2014年05期 |
2014.09.28 |
|
宋洁(学) 陈戍国 |
《士昏礼》用雁问题及上古家、野禽之分野考论 |
求索 |
2014年02期 |
2014.02.28 |
|
陈力祥 |
论船山之礼和合哲学价值彰显的四个基本唯独 |
中南大学学报 |
2014年03期 |
2014.06.18 |
|
陈力祥 |
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之目标德四个逻辑层次 |
求索 |
2014年11期 |
2014.11.18 |
|
陈力祥 |
礼与身心和谐相契何以可能——以王船山身心和谐思想为考察中心 |
Journal of ConFucian Phylosophy and culture |
2014总21辑 |
2014.02.18 |
|
陈力祥 |
论王船山之礼与和相契合合一可能 |
宁夏社会科学 |
2014年03期 |
2014.06.18 |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2014.10.16] |
陈力祥 |
论湖南永州阳明山文化彰显的四个基本维度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4年08期 |
2014.08.18 |
|
陈力祥 |
论王船山人欲望失其和思想及其矫治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4年02期 |
2014.04.18 |
|
陈谷嘉 |
中国文明起源的特殊路径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
红旗文稿 |
2014年10期 |
2014.05.25 |
|
陈谷嘉 |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探源及其价值 |
中国文化报 |
2014.04.22 |
2014.04.22 |
|
谢丰 |
陈谷嘉先生与二十世纪末中国书院研究 |
大学教育科学 |
2014年01期 |
2014.01.31 |
|
孙建平 |
元理学的“内圣外王”之道 |
原道 |
2013总21辑 |
2013.12.31 |
|
车今花 |
山长的出身与岳麓书院的千年发展 |
湖南大学学报 |
2014年02期 |
2014.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