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630亩地绘成的未来乡村图景

旭宝宝和雅崽崽2019年03月05日 点击:[]

沿着一条笔直的柏油路进入湖南宁乡大成桥镇永盛村,一片片黄而泛绿的坡田、一栋栋智能温控大棚、一块块方整的菜地不时从眼前掠过,远方则是错落在小山丘周边的一幢幢民房。再往村子里走,栅栏、铁丝网围起的养殖场,经由改造的垂柳湖水,小花猪农乐园、花猪博学自然课堂、户外素质拓展基地、红瓦白墙的乡村民宿映入眼帘……

“农园面积不过2630亩,但我相信湘都模式,很可能就是未来湖南乡村发展的一个方向。”湘都生态农业园总经理谢明向记者介绍。

9月8日下午三点后,秋日的毒辣渐渐隐去。三三两两在农园蔬菜基地工作的村民拿着锄具来到了基地中的一个小集散地。“男的去把那边几块地再松松,女的去把那红菜苗拔出来栽了,还有几块长豆角已经成熟了,明早记得摘一波。”队长曾海涛正指划着蔬菜基地的不同区域给大家分配活儿。

曾海涛年近60,曾是一名小学教师,如今在农园工作近5年了,算得上是个老职工,被一同干活的人尊称为“曾老师”。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土地轮耕规律、最佳种菜间隔……曾老师心中都有一本明账。

“论种菜,那些年轻小伙还真比不上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在田地里操劳了大半辈子,熟悉很多耕作经验技巧。”谢明笑着说,“村里有位80岁的老大爷也偶尔会来蔬菜基地里干干活,麻溜得很。”

水电路送到家 打消村民“钱”顾之忧

永盛村曾是有名的“乌金”之村,最多时全村有6家煤矿,大多村户靠挖煤矿谋生,有着稳定不错的收入来源,但与此同时很多田地都被抛荒闲置。

灰蒙蒙的天、坑坑洼洼的地、浑浊的水,到处分布着煤矿……这是村里人对煤矿产业兴盛时村里环境的印象。随着煤矿资源的不断减少,不少“靠煤吃饭”的村民也开始担忧起生计。

“守着几亩地,再穷也饿不死。”这是小农经济带给农民的一种普遍思想观念。2013年,湘都生态农业园掌门人刘跃华和谢明从北京返乡创业搞农业,而如何能让村民放心地把自家田地“交”出来?是他们在进行项目开拓时遇到的一大障碍。谢明回忆:“那年算得上是‘三个石头架起一口锅煮饭吃’,光开会就有300多次,会议记录整整写了六本厚笔记本。”

为此,他们还做了三件事:牵比农网更稳定的电路到村、送干净持续的自来水到村、修平坦便利的柏油路到村。这样一来,村民也慢慢相信这两位从村子里出去又回村子里的男子汉是想实实在在地“干点事”,再加上村里几位有威望的村民的说服,大家慢慢地都愿意尝试着把田地流转给刘跃华和谢明。

“流转农民的土地,不采用征收的模式。农民每年可以得到分红,而蔬菜基地的工作也鼓励村民参与。”谢明这样介绍流转土地的细节。土地问题解决了,生态农园建设也在一步一步酝酿展开。

2014年,在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下,煤矿关停,不少村民断了收入来源。而湘都生态农业园的诞生给了村民一份“惊喜”,村民就业问题实现了平稳的过渡。

“以前田地‘送’给别家种还得讲好话算份人情,现在把农田租给老板不仅能拿分红,还能在家门口谋份工作。”曾海涛边说边向菜地走去,“这些工作大多都不强制,在家闲着时就能做上一阵工,勤奋的人一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

随着生态农园产业规模的增大,村民们也真正尝到了更多甜头,不少村户一家老小都实现了在农园“安居乐业”。

三产融合 打造特色生态农园

在农园里的蔬菜基地穿行,会注意到蔬菜基地里散布着很多捕虫灯,偶尔也会被田埂两旁的杂草绊脚。“这里的菜地基本没有使用过除草剂。”路过的刘姓村民告诉记者,“这些杂草都靠我们人工拔除。”

记者了解到,为保证食品的生态与安全,农园建设有生物有机肥研发中心,以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为原材料,采用“高温无害化处理与微生物发酵技术有机结合”技术制成优质有机肥。基地蔬菜种植一律使用农家肥、有机肥,绝不使用除草剂等违禁农药和化学肥料。

“一部分生鲜直接以冷链物流运输为基础输送全国市场,一部分则进行产品的深加工。”谢明向记者介绍,“我们园区有湘都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中心,建有传统工艺坛子菜生产线和熏腊制品流水线,生产坛子菜、腊制品、豆制品、红薯粉、剁椒、腐乳等地方特色产品。”

特色农产品的配方从哪儿来?对于很多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国家并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我们就通过技能比赛、趣味性比赛,让老太太老爷爷们各展身手,看谁做得好,就用谁的配方。”谢明表示,“手工艺从本地老百姓的手中来,再通过申请国家专利,就成了我们的标准。”

“一二产坚持高标准,坚持走绿色、生态、健康的路,为第三产业做了嫁衣。”农园在以农业产业为支撑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等第三产业。

产业延伸了,建设用地怎么来?谢明称,农园建设通过土地流转、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形式,将闲置学校、废弃矿区进行改造,以此增加建设用地。而在民宿旅游这一块,采用村民出闲置用房、企业出资的模式,将村民家中“没人住的二楼”改造成为农家宾馆,让村民在农园既当“地主”,又做“房东”,心有余力还可以成为“园区职工”。

在湘都,“种菜、制菜、运菜、贩菜、炒菜”五个环节一气呵成,再严守“良田、良水、良肥、良法、良制”的高标准,打通了生态食材由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而充满地域特色的休闲农业、游学旅行、民俗等项目,让农园成了一座生态园、文化园、农业公园;从农村劳动力的盘活,到闲置、废置用地用房的盘活,在“园区与新村共建、企业与农户共融”的理念下,让村民当得了家,也致得了富。

留得住的乡愁 看得见的乡村未来

谢明曾在中建五局华北大区工作,谈及为何返乡创业,谢明说了两点:“第一是董事长叫我一起回,第二是回到这儿来。”

湘都董事长刘跃华算得上是谢明的叔叔辈,90年代时25岁的刘跃华就曾担任村里的村支书,后来因工作调动到北京,担任了15年的宁乡县(2017年变为宁乡市)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谢明与刘跃华的“缘分”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董事长在村里任村支书时在村部组织修建了一个篮球场,那时这可是稀罕物,每天放学后我都去那儿打球。”谢明笑道,“在我们很多村里人眼中,董事长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

两人同在北京一带工作,平时也会小聚交流。“他一跟我说出他的创业构想,再加上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我就跟着一起回了。”同在北京工作,同对家乡饱含桑梓之情的两人一拍即合,“回家搞农业。”

“时代在慢慢地变化发展,但不能说‘过时’的东西就是不好的,相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西,我们得留下来、得传出去。”谢明说到,园区的建设基本上都保留了原有的村落形貌,在原有的耕地、民居和水塘上进行改造;产业的延伸也在不断融合着当地特色、当地文化,不仅在农产品制作工艺上“向民间看齐”,而且结合“宁乡花猪”这一地域特殊物种,建设一系列“花猪”主题的体验园,提炼“都都”这一花猪形象成为品牌代言人,让“宁乡花猪”也成了农园的明星。

“乡村要振兴,人才也得振兴。”今年8月,湘都投资建设的长沙市湘都中等职业学校建成开学。“我们的学校就是为农业培养人才的。”谢明表示,接下来湘都还计划建设一所老年大学,让老年人能够健康养老。“以前都是乡村服务城市建设,现在慢慢地城市反哺乡村。这是我们湘都的战略发展方向,我相信这也代表着未来农村的一个发展方向。”

天色渐暮,蔬菜基地劳作的村民们也收拾起锄具回家,嘴边还挂着说不完的家常里短,时不时爽朗的笑声顺着傍晚的徐风在农园飘荡。或许晚饭过后,忙完家务活,她们又三三两两地出来,沿着亮着路灯农园小道,在村子里散散步,乘乘凉……

又是一天,忙碌却也惬意。


来源 / 刘旭 王雅新

排版 / 杨寒 薛尤嘉

责编 / 杨寒 薛尤嘉

指导教师 / 吴月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