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管理学院——《乡土中国》-湖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 海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书香润初心/读书分享会
书香润初心 | 公共管理学院——《乡土中国》
来源: 作者: 时间:2022-06-09 浏览:

书目简介: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乡土中国》一书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推荐理由:

本书的特点是,书中并没有很具体的数据,有的是逻辑严谨的论述以及大量事例。作者没有打算做很具体的描写,而是想从宏观角度去抓中国基层社会特点。同时因为具体社会的复杂性,从中提炼概念时会做一些简化,比如文字下乡中说乡下人不需要文字,这不代表乡下人一个文字都用不到。这种简化可能会使得提炼出的内容与现实不完全一样,但大方向上是保持一致的。

有人说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模式,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书。我想这不是随口一说的。费先生的这本书,写明了中国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的来处。尽管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现代化进程如火如荼,但书中的许多论点依然在当今社会中若隐若现,费孝通先生勾勒出的那个中国仍未消逝。所以说这一直都是一本很值得读的书。

心得体会:

公管院2020级王麒隆:

乡土中国的情结是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底,是一种普遍的民族心理体验。虽然有人从意识形态方面排斥拒绝这种情结,但是应当承认这种情结是传统文化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集体意识存在,并不会因为少数人的意识缺失和丢弃从而不复存在,而是将一直通过民族的血脉传承下去。费孝通先生正是看到了或者说是深刻体验到了这种情结的力量,从而在社会学层面试图进行解析。这大概应当是《乡土中国》里个人情感的显露。

公管院2021级张迪:

在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我主要看到两条线索,一是定位中华本土文化,二是看待外来文化。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乡土中国》无疑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既要反对崇洋媚外,又要反对盲目排外,立足本土文化,正确看待外来文化的影响,之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本,为我所用”。此书包括: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私人关系的道德、家族、礼制等方面,由表至里,浅至深层层剖析中国乡土社会。我很喜欢乡⼟⽓息,看到这书名时候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乡⼟中国》是⼀本通俗易懂的社会学著作。《乡⼟中国》不⾜五万字,是⼀本典型的“⼤家⼩书”,值得一读。

公管院2021级窦菁菁:

不得不说,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我目前所读过的社科类读物中最通俗易懂的一本,篇幅短小精悍,文字包含精深,读来受益匪浅。初读,我以为“乡土中国”是对中国社会的具体素描,继续深入读下去,才明白这是包含在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色体系,支配着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则是由中国千年历史发展所决定的。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泥土是我们赖以生活的载体,我们像植物一样在乡土扎根,在悠长的岁月里,熟悉环境、养成习性,世代传递经验、相互学习,形成了一个“乡土本色”的中国。


来源:公共管理学院

实习编辑:左宇欣

责任编辑:张新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 邮编:410082 邮箱:xgb@hnu.edu.cn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
邮编:410082 邮箱:xgb@hnu.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