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简介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教育传统深厚。1897年,作为湖南大学近代重要源头的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制订《学约》中以“穷理”勉励学子精研“格致制造之学”,西文总教习李维格讲授物理学知识,他的侄子、我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李复几也随同在时务学堂求学,成为本校物理学教育之发端。
1903年,由时务学堂和岳麓书院改制而来的湖南高等学堂开设物理课,是千年学府最早引进外籍教师授课的学科。1910年,湖南优级师范学堂设立数学物理部。1924年,湖南工业专门学校设立数理系。1926年,湖南工业专门学校、法政专门学校、商业专门学校合并成立湖南大学,数理系成为创校伊始的四科八系之一。1933年,数理系分设为物理、数学两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历了从物理系、基础课部(应用物理专业、半导体器件专业)、应用物理系到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的变迁与发展。
百余年来,易幹球、熊正理、谢玉铭、田渠、谢厚藩、葛旭初、石任球等前贤先后掌教于兹,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夏元瑮、闻诗、曹修懋、周孝谦等学者先后任教于兹,传道授业,立德树人。培养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兼总理办公室主任张唯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星旦等杰出校友。
学院学科涵盖理学、工学两大门类。物理学和工程学分别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和前1‰。拥有:
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物理学(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学);
1个工程博士授权点:能源动力工程;
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物理学(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学);
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集成电路工程(工程硕士)。
学院现开设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设有应用物理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教学实验中心3个教学单位,并承担全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
学院拥有微纳光电器件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低维结构物理与器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高能量物理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部省级科研基地,以及大学物理湖南省示范实验室、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物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数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等教育教学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0人,其中专任教师97人,包括教授31人,副教授56人。教师中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70%以上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人。
学院目前每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约180人(应用物理学专业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90人),硕士研究生约120人,博士研究生约50人。当前在读本科生773人,博士193人,硕士305人。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的发展优势在于在长期发展历程中积淀的治学理念,有与其它各门类学科专业相互交融和促进的传统,有能够吸引海内外学者不断加盟的学术环境和办学条件,培养的人才也一直受到社会的赞誉和重视。今天,全院师生员工正为实现新跨越而不懈奋斗,承前启后地走向生机无限的未来。
(数据更新于2024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