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以合同审计为例,构建审计业务质量控制体系 ——全过程跟踪审计业务探讨

时间:2017年03月08日 点击:

二、以合同审核为例,构建审计业务质量体系

在审计实践中,合同审核的质量体系由“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成果”及“后评估”等几方面构成,形成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系统的、立体式工作架构。

(一)审计准备。贯彻落实国家法规要求和行业规范,结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制订合理的审计方案,确定工作目标。

1.制订审计方案。审计方案中将合同审核作为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点关注事项,明确检查的内容;确定审计时间节点为“工程管理部门已经决策但尚未决策执行”前,发挥跟踪审计实时检查的作用。

2.制订工作要求。审计明确工作要求,使工程管理部门了解审计所重点关注的内容,有的放矢做好收集相关资料等管理工作,提高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的工作配合。

3.制订送审资料清单。明确合同审计需要的资料清单,主要包括:合同文本、中标通知书、招标文件、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评标报告以及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批复等基础资料。

(二)审计实施。围绕突出重要性原则,关注重要问题,避免重大风险“三重”原则,降低受基础条件的制约而对审计实施的影响,完成预期工作目标。

1.重要性内容

1)检查合同文件合法、合规性。如采购方式、发包方式、计价方式是否符合现行法规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合同金额是否超过批准概算的相应金额。

2)检查合同文件送审资料是否完整;是否缺失影响审计判断的资料。

3)内部管理审批流程记录是否齐备。

2.重要的、关键的内容

1)检查合同标的。标的物描述是否正确、清晰;名称是否规范;标的物数量、质量或技术标准、计量单位是否清楚。

2)检查主体资格。合同相关方是否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服务内容是否符合营业执照经营范围;资格资质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法人签字及公章是否真实有效。

3)检查与投标文件一致性。合同方与中标通知是否一致;招投标中形成的补充、修改、书面答疑、询标纪要等是否作为合同组成文件;与招标文件有无实质性违背;是否已体现投标承诺。

4)检查工期。合同工期是否明确;开竣工日期及其标志是否明确;工期延误、变更的条件、程序是否明确定;工期的奖罚条款是否明确。

5)检查质量与验收。质量标准或验收标准是否明确约定;验收的条件、程序是否明确;成品保护和交付的责任是否明确;隐蔽工程和中间验收的条件和程序是否明确;质量的奖惩条款是否明确。

6)检查施工条件等。施工条件需要的内容是否明确;安全文明施工的标准、要求、责任是否明确;材料供应的品种、数量、时间、检验、保管、结算等是否明确。

7)检查总包和分包的事项。分包内容、分包商的选择、总包与分包的工作界面、总包的责任、总包的配合与管理、分包的结算与支付等条款是否约定。

8)检查“合同解释”。是否明确合同条款相冲突时的解释条款;效力顺序是否合理;解释顺序是否影响学校利益。

9)检查支付款。预付款、保函、履约保证金设置是否合理;结算(合同价款调整)条件、程序、时效、计价计量方式是否明确;变更(签证)条件、工作内容的计量、计价及审批程序、结算原则是否明确。

10)检查质保金。质保金、质保期及质保金返还的方式、利息支付是否明确约定。

11)检查争议。发生争议、合同终止的解决方式、途径、费用及争议管辖地约定是否明确、恰当。

12)检查风险。是否设置构成违约的条件、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违约责任对应风险情形是否充分;违约责任形式是否明确并具可操作性。

13)检查生效时间、地点效力是否明确约定。

3.避免重大风险的内容

根据不同节点合同特性,对合同中关于“标的”、“支付价款”、“变更、签证、索赔”、“风险”、“与招标文件有无实质性违背”等作为重点关注内容,以防范重大风险。

(三)审计成果。审计意见(建议书)是审计工作结果体现,需符合发现问题准、重点内容全、审计意见(建议)实等要素。

1.制订审计意见(建议)书框架规范。在形式上,主要包括:名称、编号、审计依据(法律法规;建设单位及上级单位制度;行业规范;学校规章制度等)、发现问题列举、审计意见、落款等。

2.制订“合同审核要点表”。在内容上,以“合同审核要点表”为依据,结合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形成审计意见(建议)书,为事实的真实性、证据的充分性、结论的合理性提供支撑依据。

3.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在程序上,“合同审核要点”作为审计工作底稿之一,也是实现审计内部监督检查的抓手,为不同层级审核提供了基础,为提升审计质量检查和控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后评估。通过延伸审计视角,拓宽审计辐射,为检验审计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效益性服务,也为审计业务实施全流程、闭环式管理进行探索和尝试。

1.制订《审计意见(建议)采纳情况表》。建立审计意见采纳情况反馈工作机制,审计人员对审计意见采纳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将审计意见被学校的利用情况,作为考核、检查审计成果质量的数据分析参考。

2.制订《合同审核业务审计意见利用表》。全过程跟踪审计运用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的方式,通过对合同业务送审前后的对照检查,在反映工程管理部门对审计意见(建议)利用程度的同时,也可作为工程管理部门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杜绝同类问题发生助力器,为促进建设工程管理源头防控和建立长效机制服务。

正如老子认为的“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审计人员始终坚守客观、独立、公正的执业态度,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通过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创新方法,构建审计业务质量体系,发挥内部审计在学校治理中的增量价值、隐性价值和效率价值。

来源:《教育审计》第二期

上一页[1][2]

上一条:“放管服”下的高校科研经费风险管控 ———从管理会计视角出发下一条:治理理念下的高校内部审计"135"发展思考

联系我们
电话:0731-88821274
邮箱: 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校办公楼1楼

Copyright © 2022 湖南大学审计处 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