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内部控制本质上是组织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丁友刚、胡兴国,2007),高校目前仍然主要是以传统的预算和监督形式对内部潜在风险进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但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却推进缓慢,究其原因是“外缺压力,内乏动力”。鉴于此,财政部于2015年年底颁布《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内部控制尚未建立或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单位,必须于2016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工作,这样解决了高校建立内控体系的外部压力问题,但内部动力不足从根本上还是亟需各高校管理者思想观念的转变。包括高校在内的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不像企业一样还有成本效益的顾虑,所以都希望自己所制定的内部控制能够达到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的理想控制状态。但事实上,对绝大多数控制活动而言,人们并不能把事物的可能空间精确地压缩到某个唯一状态,实践中只要能够把可能性空间缩小到一定范围就已经成功达到了控制目的,所谓的理想状态不但没有必要,反而会使控制失灵(金观涛、华国凡,2005)。为了避免高校在对科研经费管理内部控制设计上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应当以风险控制为主线,以财务信息共享为中心构建一套基于全面预算平台的信息系统,从而推动基于内控体系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建设。有效的风险管控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以风险控制为主线,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流程。(1)事前管控。财务人员需要主动参与,科研经费大的高校可以设置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科研经费规模小的高校则要主动将财务人员纳入到学校科研项目论证咨询专家库当中,对项目预算方案进行审议,并提供建议。(2)事中管控。一方面制定符合高校科研特点的负面清单,并且通过公务卡结算方式,增加支出透明度;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等手段实现对项目预算执行的全程跟踪,对经费支出审核的关键点进行重点关注。(3)事后管控。不仅对科研成果进行绩效评价,还要对经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考核。根据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从财务角度出发,基于业务流程关注风险,结合财务报表信息推动并协调财务、科研、国资等部门夯实管理基础,增减或改善流程控制,实现效率的提升和盈利能力的增强。
二是构建基于全面预算的信息系统。推进信息技术与政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方向,以全面预算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监管效率提升的关键,能够为高校管理提供更全面和翔实的信息资源。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系统将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对高校科研经费内的控制信息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构建科学的内部报告网络体系,强化内部报告信息集成和共享,并拓宽内部报告的渠道,通过落实奖惩措施等多种有效方式,实现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有效监督。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平台的建立,将会以财务信息共享支撑管理会计流程中的风险决策,监管部门则可以有效利用内部报告进行风险评估,准确识别和系统分析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内外部风险,及时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是重视高校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会计要求会计人员要主动出击,这与《意见》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不谋而合,未来新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实践离不开财务人员的引领和支持,基于业务流程的风险控制更需要复合型财务人才。但高校高端财务人才的缺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改变现状以适应新形势对高校财务的更高要求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对现有会计人员的培训以及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的引进,以有效规避和降低管理会计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来弥补财务人员技能上的不足。
三、结论
《意见》的颁布,给予了高校科研人员在经费使用上更大的自主权,弥补了长期困扰高校科研管理的制度短板,承认并且支持了自主权是高校科研事业发展的内在诉求。各高校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已经有据可依,但将这些好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的同时,还应当防范潜在风险,以及降低前期矛盾集中爆发的可能性。本研究将管理会计作为科研经费管理的创新模式之一,将人力资源、成本补偿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机整合,在信息系统平台基础之上形成对新规后科研经费的风险管控体系,该体系在重要的风险点上都有所侧重。其中,在人力资源风险管控上以综合管理为主,即综合的激励方式以及综合的绩效评价体系;在间接成本补偿风险管控上以分类管理为主,只有做到准确分类,才能实现精准补偿;在内部控制风险管控上则以流程管理为主,流程可以通过管理会计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管控,并且规范化的流程还要以基于全面预算的信息系统和高层次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为基础。因此,只有正视并重视高校科研经费仍然存在的潜在风险,才真正有助于《意见》的落实,让高校和科研人员能够真正接住政策红利,经得起政府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参考文献
[1] 熊庆年. 对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再认识[J].复旦教育论坛,2004,(01).
[2] 钟灿涛.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深层原因与对策分析[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06).
[3] 张川,娄祝坤,王志成. 科研经费管理效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08).
[4] 万丽华. 高校科研经费腐败风险的防范及其内在逻辑[J]. 教育评论,2015,(01).
[5] 萨拉蒙. 莱斯特.M. 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 杨有红,王仲兵.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若干理论问题[J]. 会计研究,2002,(09).
[7] 王棣华. 试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会计[J]. 会计研究,1999,(07).
[8] 湛毅青,欧阳花,刘爱东. 高校科研项目完全成本补偿问题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0,(03).
[9] 冯宝军,李延喜,李建明. 基于多属性分析的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研究[J]. 会计研究,2012,(05).
[10] 龚凯颂.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及其应用[J]. 财务与会计,2015,(18).
[11] 乔春华. 基于高校管理会计的研究[J]. 教育财会研究,2015,(01).
[12] 杜俊萍. 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4,(26).
[13] 牟韶红,李启航,陈汉文. 内部控制能够抑制成本费用粘性吗———基于信息视角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J]. 当代财经,2015,(02).
[14] 朱清海. 基于内部控制体系的管理会计应用[J]. 财务与会计,2014,(12).
[15] 乔彦军.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功能定位及重构[J].当代财经,2000,(04).
[16] 黄永林,李茂峰.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 教育与经济,2013,(03).
[17] 丁友刚,胡兴国. 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基于组织目标的概念解说与思想演进[J].会计研究,2007,(12).
[18] 金观涛,华国凡. 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M]. 新星出版社,2005.
来源:《教育财会研究》2017.04:P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