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及流动站概况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始于1903年,是国内最早设立的土木工程专业之一。目前土木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湖南大学一流建设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先进行列。学科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建筑安全与环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级基地,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平台。
导师介绍
陈仁朋,教授,主要从事土的基本特性、交通岩土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研究。
详细简历见个人主页:
http://grjl.hnu.edu.cn/ce?code=C627AED49DFFFC0E659D305CCC594D01
康馨,教授,主要从事非饱和土力学、微生物岩土技术、岩土材料微观结构与微纳米力学、基于城市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新兴功能建筑材料制备与性能表征等领域的研究。
详细简历见个人主页:
http://grjl.hnu.edu.cn/ce?code=B3CDCAB7B457B9B9B554A1BE628C1D34
张超,教授,主要从事非饱和土力学、多尺度多物理场计算方法、地下空间开发及利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详细简历见个人主页:
http://grjl.hnu.edu.cn/ce?code=B93337BEFAC02789DCAA2EE6A52E3169
吴怀娜,副教授,主要从事盾构隧道变形机理与控制的研究。
详细简历见个人主页:
http://grjl.hnu.edu.cn/ce?code=6FE0A405CED1C0B0C9FB76A6D3AC60C8
杨微,副教授,主要从事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应用研究。
详细简历见个人主页:
http://grjl.hnu.edu.cn/ce?code=52E688615C7DD5C414361617161ABE3E
课题组简介
湖南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团队是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团队。团队成员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工程师1人、博士后3人,团队负责人陈仁朋教授。团队研究方向涉及到地下空间开发、非饱和土力学、环境岩土材料开发及相关测试模拟技术研究,成员多数具有海外求学、工作经历,具有学科背景互补、学缘结构多样、年龄梯度合理、团队协作紧密的特征。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63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以及深圳市交委公共设施建设中心、北京市政设计院、铁建重工、中建隧道、中铁十局等委托的科研项目。关键技术先后应用于十余项地下工程建设相关重大工程,解决了深圳、长沙、武汉、杭州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关键技术难题。
课题组主页:http://geochen.cn/home/index.php
招聘岗位
全职博士后
工作地点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薪酬待遇
学校对全职博士后实行分类资助:
1.特别资助类: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派出项目)入选者,国家资助期内学校30万元/年(含国家资助),学院(导师)配套支持不少于3万/年。
2.重点资助类:
学校按20万/年标准拨付人员经费,学院(导师)配套支持不少于3万/年。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
①博士毕业于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00的海外(境外)高校或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国内双一流高校或A-及以上学科;
②在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的非华裔人员;
③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本学科领域高水平研究论文2篇,或取得相当水平学术成果者。
3.一般资助类:
学校按12万/年标准拨付人员经费,学院(导师)配套支持不少于3万/年。
其他支持
1.在站期间,计算工作年限。
2.博士后期间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职称(副研究员)评审,评审指标单列。
3.学校特设 “杰出博士后奖”(每年评选一次),入选者可直接申请教师副教授岗位;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派出项目)或同等竞争程度的博士后人才项目且研究成果突出者,出站后直接入选“杰出博士后”,申请留校不受本校来源比例限制。
4.可在我校所在地落户,学校提供1800元/月的租房补贴(学校未能安排博士后公寓者),享受学校科研奖励,子女享受我校教职工子女入托、入学待遇,按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申请条件
应届博士毕业生或已获学位博士,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35岁以下,特别优秀可适度放宽年龄条件。
1)近三年博士毕业,年龄35周岁以下,热爱科学工作,责任感及事业心强烈,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具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力学、计算机、环境工程等相关领域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者已获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3)具有流利的中英文写作能力,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具有坚实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申请方式
1.申请人员可随时联系合作导师或向学院提出进站申请。
欢迎前来课题组交流咨询。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代表作、推荐人联系方式及相关材料发送至课题组秘书戴美玉:cust@hun.edu.cn,联系电话:15700751016
2.招收流程及材料要求详见网站http://postdoctor.hnu.edu.cn/info/1007/14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