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公共治理》2023年第3期出版(附摘要、目录)
【传统文化与治国理政】
清初武科举制度演化及其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廖志伟(1)
【政府管理创新】
政务服务中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融合的机制优化
——以数字赋能为理论基础的多案例研究
张慧娟李金龙(19)
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对基层公务员创新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
——基于福建省数据
林培淑张廷君(34)
【老龄社会治理】
互联网嵌入、生产性老龄化与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
陈培彬黄可权朱朝枝(50)
基本养老保险参与会影响养老焦虑吗?
——基于CGSS2021的经验证据
吴宗辉王澳(69)
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现实情境与战略方向
王朋岗刘曦(85)
【理解中国·圆桌论坛】
理解副职:科层上下何以联动
文宏马亮包涵川王程伟(104)
摘要
【传统文化与治国理政】
1. 清初武科举制度演化及其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作者:廖志伟,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清初政治局面风云变幻,皇权统治甫定,急需建立有效的社会治理模式。清朝沿袭明代武举制度并加以修订,创立了武科举制度。清朝依托武科举制度得以稳定吸纳降军,构建新军制,同时将皇权延伸至基层社会。顺治、康熙两朝逐步完善了武科举考试章程,形成完整的体系,在考试内容上杂糅满汉,并在考试资格上进一步向社会开放。与之相应,清朝创建了武科举铨选规制,通过分发和随营制度确立了武科人员的选官方式。武科举制度成为清初社会治理的一个枢纽,皇权通过该制度加强了对基层社会和军制的控制,同时社会各方力量经过武科举也实现与皇权统治的互动。清初政府最终利用阶层流动制度快速建立有效的社会治理力量,确立了新的皇权专制治理体系。
[关键词]清初、武科举、社会治理
【政府管理创新】
2. 政务服务中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融合的机制优化——以数字赋能为理论基础的多案例研究
作者:张慧娟,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金龙,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推进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融合,旨在从根源上解决当前政务服务中心治理实践中重工具理性而轻价值理性所产生的现实问题,是数字治理背景下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治理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从机制优化问题入手,构建了公共价值、数字技术与机制创新的解释框架,并通过对四个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归纳了数字赋能下政务服务中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融合的核心机制,包括需求识别与回应机制、公众参与常态化机制、政务资源协同整合机制、服务绩效评估反馈机制等。在促进中国情景案例与西方公共价值理论对话的同时,也为数字赋能下政务服务中心双重理性融合的机制优化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赋能、双重理性融合、政务服务中心、机制优化、多案例研究
3. 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对基层公务员创新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福建省数据
作者:林培淑、张廷君,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福建省391名基层公务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工作满意度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基层公务员创新行为,同时考察职业倦怠是否在工作满意度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基层公务员创新行为的两个子维度(即创新动机和创新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工作满意度的两个子维度(即外在满意度和内在满意度)对基层公务员创新行为及其子维度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职业倦怠在工作满意度与创新行为、外在满意度与创新行为及其两个维度、内在满意度与创新行为及其两个维度之间均发挥中介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加强对工作满意度的关注、将创新能力纳入考核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行为、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基层公务员
【老龄社会治理】
4. 互联网嵌入、生产性老龄化与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
作者:陈培彬、黄可权,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朱朝枝,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
[摘要]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生产性老龄化是弥补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检验互联网嵌入、生产性老龄化与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内在逻辑。结果表明:(1)互联网嵌入与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障碍表现出“U”型非线性函数关系。(2)分别利用IV-Probit模型与替换关键变量进行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然成立。(3)互联网嵌入通过生产性老龄化的中介作用进而促进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4)互联网使用频率与使用认知差异会导致影响效应的异质性。据此,提出了依托技术赋能贯通社区边界,丰富农村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偏好组合,规避互联网嵌入时长过度,积极推动线上线下就业平台创建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嵌入、生产性老龄化、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
5. 基本养老保险参与会影响养老焦虑吗?——基于CGSS2021的经验证据
作者:吴宗辉、王澳,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
[摘要]基本养老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为探究公众基本养老保险参与行为与其养老焦虑的关系,以期为政府持续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提供经验证据,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21年数据,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分析公众基本养老保险参与行为对养老焦虑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表明,公众养老焦虑普遍较高,参与基本养老保险能显著降低公众养老焦虑,四种匹配方法的平均处理效应(ATT)均在0。05%水平上显著,证明基本养老保险参与能够降低养老焦虑,且这种缓解作用存在群体差异。异质性分析发现,基本养老保险参与行为对男性、受教育程度较高、农村户籍、家庭收入较低的公众的养老焦虑的减缓作用更强。因此,政府应稳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同时关注不同群体养老焦虑以及参保行为的差异。
[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养老焦虑、倾向性得分匹配
6. 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现实情境与战略方向
作者:王朋岗、刘曦,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本研究通过全方面分析中国面临的老龄化现实情境,并探索适应性的战略方向。在国际背景下,全球都在经历老龄化,中国需应对来自逆全球化思潮和国内经济转型带来的双重压力。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人民对高生活品质的渴求为应对老龄化提供了机遇。国内方面,中国产业转型和健康老龄化成为必然选择,但年轻型社会的路径依赖使构建新制度面临挑战。中国在人口结构、人口红利、政治体系和文化家庭价值观方面蕴含巨大潜能。研究建议中国应制定全面的生育支持政策,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借助智慧养老科技,弘扬文化传承以及强化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应对老龄化的中国策略。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现实情境、国际环境、内部环境、中国策略
7. 理解副职:科层上下何以联动
作者:文宏,华南理工大学;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包涵川,长安大学;王程伟,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摘要]“副职”在中国设立已久,自组织建制及层级体系出现以来,副职就伴随着组织系统运行而产生:如秦汉时期设置的郡尉、县尉,唐朝设置的侍郎,明朝设置的有同知、县丞等,都为副职制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当代政府的组织架构设计中,副职制度仍在发挥功效,如“省长”“局长”“主任”等职务往往设置多位副职分管,从而高效履行行政职能,实现特定辖区或事项的有效治理。作为官僚体制运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副职涉及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制定和执行等全过程,是科层组织得以正常运转的组成要素。
详细信息请点击:https://publish.cnki.net/yl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