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刊大会现场合影
5月13日下午,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恢复二十周年庆典平行论坛——《岳麓公共治理》创刊大会在湖南大学集贤宾馆举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朱春奎教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于文轩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毅教授、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许源源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沈永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思丞副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唐珍名,湖南大学期刊社党委书记雷鸣,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李连友、副院长谭海波、副院长徐莹,《岳麓公共治理》编辑部主任阳义南教授以及编委会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湖南大学期刊社社长李文邦主持。

唐珍名致辞

李文邦主持
唐珍名代表学校致辞。他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忱欢迎和衷心感谢,对《岳麓公共治理》期刊创办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和支持。他指出,期刊作为学术成果的载体,关系到学科的发展和学术生态的建设,《岳麓公共治理》的创办是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里程碑,期刊能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是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应当悉心呵护、加倍珍惜。期刊今后应担当起赋能学科发展、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光荣使命,建设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湖大风格的高水平期刊。同时,唐珍名热切期盼广大学者持续关注《岳麓公共治理》,助力其建设成一流水准的公共管理期刊。

唐珍名为主编颁发聘书

唐珍名为副主编颁发聘书

唐珍名为学术顾问颁发聘书

唐珍名为编委会委员颁发聘书

唐珍名为编委会委员颁发聘书
颁发聘书环节,唐珍名为主编李连友,副主编阳义南、鲁宇,学术顾问朱春奎、张毅、于文轩、许源源、雷鸣,编委会委员陈涛、陈思丞、沈永东、余露、谭海波、徐莹、颜克高、方放、何韵、刘盼、陈坤秋、周蔚、杨晶、何文颁发聘书。

朱春奎致辞
复旦大学朱春奎教授代表学术顾问致辞。他表示,《岳麓公共治理》的创办是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大事,也是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大事。朱春奎教授指出,一要树立旗帜意识,服务国家战略,注重价值导向与思想引领,回答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二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弘扬中华文化、立足岳麓文脉,既要关注中国问题,也要树立全球视野。三要做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推出精品栏目、凝练办刊特色,对学科背景与学术流派兼容并蓄,谱写中国公共管理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新篇章。

沈永东致辞
浙江大学副教授、Journal of Chinese Governance编辑部主任沈永东代表编委致辞。他指出,期刊建设是学科制度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岳麓公共治理》的创办对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科乃至全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刊,《岳麓公共治理》应当做到争主流、创特色,一方面要学习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保证稿件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创立办刊特色,明确研究范式与研究议题偏好。同时他提出,应当充分发挥编委会在选题、审稿、评价、专栏建设等方面的影响力。

阳义南汇报办刊情况
编辑部主任阳义南教授从办刊进展、编辑团队、栏目设置及审稿流程等方面对期刊情况进行介绍。阳义南表示,《岳麓公共治理》的成功创办来之不易,编辑团队将始终秉持“服务公共管理学界,服务学院学科建设”的办刊宗旨,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期刊平台,助力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并期望学界同仁持续关注和支持期刊建设。
自由发言环节,与会嘉宾就期刊运营、宣传推广、编辑部建设等内容发表观点。

于文轩发言
于文轩教授认为,办好一本杂志应当坚持质量为先,坚守质量第一的底线。要拓展宣传途径,把握热点议题,加大对期刊的投入,为期刊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张毅发言
张毅教授提出,期刊创办的目标至少包括两点:一是要形成特色、有亮点;二是以文会友,打造成学术交流的平台,形成常态化学术品牌。同时,他指出未来期刊建设应当保证充足的稿源,保障稿件质量,尽快提高期刊影响力。

许源源发言
许源源教授从科研工作者、学科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强调期刊建设应当坚持质量导向,提升影响力,引领学科发展。

陈涛发言
陈涛教授表示“岳麓”是很好的品牌,应当充分挖掘传统治国理政思想,为期刊发展所用。

陈思丞发言
陈思丞副教授强调,要充分挖掘公共管理的实践性特征,建设立足于中国实践的公共管理期刊。

雷鸣发言
雷鸣提出,期刊建设一要经营好学术圈,将期刊融入学术会议;二要经营好期刊圈,加强期刊之间的交流合作,借势推广期刊;三要设置目标圈,做好期刊建设规划。

谭海波发言
谭海波教授指出,《岳麓公共治理》要把握住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恢复二十周年的发展契机,努力在激励机制、流程标准化、平台交流等方面加快期刊建设。
专家们的诚挚建议为期刊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学院将与学界同仁把《岳麓公共治理》发展为服务公共管理学界、服务学院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学术期刊,打造成一个开放、平等、多元的学术交流平台,助力专家学者探索解决新时代公共管理问题,推进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