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素娥:“欢迎来到我们的课堂”

时间:2024-04-19 13:37

“这位老师抽到《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的讲题,在这种条件和环境下,还能把总书记这一论断讲深讲活,非常不容易,理论功底和教学素养还是很厉害的。”这是今年一月下旬教育部举办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上一位同行对汤素娥教学表现的评价。

在这个全国教学展示活动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汤素娥脱颖而出,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特等奖(第一名)”,为湖南大学思政课教学在该类赛事上的最好成绩,实现了湖南省思政课教学在该类赛事成绩(研究生课程组)的新突破。

E8E4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汤素娥。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场比赛

比赛现场,参赛教师只能借助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进行授课,除此之外不提供其他教学设备。特别是今年采取直接抽题、直接上台的方式,老师们听取讲题后,需要瞬间作出教学反应,建构教学框架,思考板书设计,阐述教学观点。

新赛制的变化,在汤素娥看来,就是要让教学比赛去表演化、去速成化、去娱乐化,回归真实课堂、回归功底养成、回归课程本质,做到在比赛时呈现的是什么状态,日常的真实课堂就应是什么状态;反过来,日常的真实课堂是怎样,教学比赛时也应表现出的就是这样。

取得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柳礼泉教授看来并不意外,“学生汤素娥一直非常勤奋,属厚积薄发之功”。也正是持续的努力,让汤素娥实现了从学校组织的教师基本功大赛所在组第一名,到两个省级思政课教学比赛第一名,再到全国思政课教学竞赛第一名的“三级跳”。

“汤老师在台上比拼只有八分钟,背后是漫长的刻苦准备,教案、课件、说课等各种材料反复修改打磨,文字材料累计达十万多字。准备省赛和国赛时,还要兼顾小孩教育,经常奋战至深夜。她的这种拼搏精神让我非常感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徐淼说。

13971

“教学不仅要具备基本技术,还要上升为教学学术,更应形成教学艺术。”学校专家这句话让汤素娥在本次全国教学比赛中的认识更为深刻。本届全国教学展示活动,不仅要看思政课教师前三年教学综合评价是否达标参赛门槛,还对决赛环节的竞赛标准和工作要求进行了调整优化。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青年学者搞研究一定要结合自身条件和学术志趣,确立大致稳定的研究方向,才可能有自己的建树。”从读博起,汤素娥就牢记前辈的这一告诫,但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汤素娥做了很多尝试,也走了一些弯路,在每天保持高强度阅读学科文献和关注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劳动学说确立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博士论文从整体上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进行学理化体系化阐释,获评“湖南省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是湖大马院学生的首篇省优博士论文。

“汤素娥老师非常努力,感觉一年中至少有330天都在工作。周末也是经常带着小孩一起过来加班”,这是她留给马克思主义学院传达室师傅最深的印象。

这几年,汤素娥主持两项国家课题和六项省级课题。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日报・理论周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CSSCI刊物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部分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研究成果累积下载三万五千多次,引用六百余次。荣获“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我是研究总书记劳动论述的,深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刻涵义;我是湖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时隔近十二年后自主培养留校的学生,学校以巨大勇气和非凡魄力,不拘一格降人才,对我情深义重。我唯有奋斗方可不辜负母校的栽培,唯有以工作实绩方能报答母校的恩情。如果说今天有所成长,那每一步都离不开学校和学院老师们的教诲和支持,也证明自己当初求职婉拒C9等高校伸出橄榄枝的正确性。”汤素娥说。

“双重身份”“双重情感”

“站在三尺讲台上,我不只是一名思政课老师,台下的学生也是我的学弟学妹。”这种“双重身份”和“双重情感”让汤素娥感受到些许“本领恐慌”,她担心授课内容无法触及学生的兴趣点或需求点,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获得感。

为了上好一堂课,汤素娥努力学习观摩和总结反思,以期提高业务能力和增进教学水平。曾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课程学习,怀孕期间全程站立上课,且未缺过一节课,直到结课第二天小孩刚好出生。

在学校报道她教学获奖的新闻时,同学们留言说到,“上过汤老师的通识课,老师人真的很好,讲得也很引人入胜。”“汤老师对待通识课特别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带领我们进行思政实践课题作业。”

“每堂课开场前,汤老师那句‘欢迎来到我们的课堂’,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一段段温暖回忆,老师用学识和情怀带领我们不断找寻自我发展的旷野。”

在教书育人路上,汤素娥收获了许多学生的感动。逢年过节的问候、考研上岸的喜讯、贴心准备的润喉糖、毕业离校的告别……这些小小的举动都如和煦阳光般温暖着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双向的,师生间亦是如此,我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真切感受到了教学相长的快乐与幸福。”

汤素娥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每两周左右一次的读书会。“只要有时间就会跟学生待在一起,在日常陪伴和交流过程中,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生活困惑和学业就业难题。”汤素娥说,“我希望能像我的老师、师兄师姐们帮扶我那样,把学生培养好托举好。”

硕士生刘思思说:“成为汤老师的学生是读研期间的幸运,不论是课堂的‘光’还是人生的‘场’,老师一直是对我们散发着光的优秀榜样,让我们也被激励着去追逐光,成为光。”

从湖大学子到湖大教师,从初站讲台的追风者到全国赛场的特等奖第一名,从毫无方向的科研小白到领域聚焦的学术新兵,从被指引的学生到引导学生的导师,这些转变,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汤素娥修业湖大、留任湖大、扎根湖大的奋斗见证。

来源:融媒体中心记者团

图片:*受访者供图

采访:易文珍 余路遥

责编:余楚倩

图说湖大
  • 【组图】你好,桃子湖!
  • 【组图】在湖大,紫藤花都开好了!
  • 【组图】在湖大,拥抱春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