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大雨中的足球场上,后勤保障部职工赵伏财正在进行消杀作业。长时间的负重徒步,压弯了他的身躯,勾勒出肩膀上的红色印痕。
自疫情发生以来,赵伏财就再也没回过家。每天从早上10点开始,他要对南校区体育场片区进行至少三轮消杀和保洁作业。

赵伏财在足球场核酸检测点进行消杀。
40多斤一桶的消杀壶,每天要背上6、7桶,重复挥动喷雾器几千次。消毒液气味很重,赵伏财不得不一边与病毒作战,一边与头晕恶心和疲惫斗争。他仔仔细细重复动作,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让病毒有任何逃走的机会。
每一轮消杀作业间隔,赵伏财最多只能休息30分钟。中午接近两点,记者终于打通了他的电话,他正在吃午饭。“没什么好说的,这是我应该做的,不辛苦不辛苦。”“太忙了,马上我又要开始消杀了。”说完他匆匆挂了电话。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的!从不多说一句话,任劳任怨,不管刮风下雨,不怕脏不怕苦!”业务主管汤拥军说,“我都有点担心,叮嘱他说做好防护,他只说没关系。”
南校区体育场片区是师生进行核酸检测的场所之一,共有5名工作人员,每天负责消杀和保洁工作。由于要露天作业,晴天他们是汗湿一身,雨天则是淋湿一身。这两天下大雨,每个人都是浑身湿透,鞋子里都是水,穿雨鞋也没有用。“我们有个工作人员每天鞋子都要换两三次。”汤拥军说,“太辛苦了,可是大家都没有什么抱怨,我们只希望一起努力,早日解封。”

赵伏财对篮球场核酸检测点桌椅进行消毒。

赵伏财在体育馆核酸检测点卫生间进行消杀。

赵伏财在体育馆核酸检测点仓库进行消杀。
来源:融媒体中心 后勤保障部
记者:文亦佳
实习编辑:沈政岐
责任编辑:文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