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2013年12月09日
-
作者:
管理员
-
点击数:
390
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任务书》中期任务完成情况
(一)完成或超额完成的指标情况
1.学科队伍建设有了新起色。2012-2013年我院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张国祚教授、舒远招教授),引进985名校博士毕业生4人。学院坚持和完善了听课、评课、集体备课制度,整体提升全院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水平。同时,所有教师进入相应的研究所,初步形成了学科团队。
2.课题立项取得新突破:2012-2013年我院共获得科研立项6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2项;湖南省社科基金2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8项。到账经费约216万元。
3.论文发表呈现新亮点。2012-2013年共发表论文91篇。其中,校定重点期刊论文18篇;CSSCI论文39篇;核心期刊46篇;国外期刊1篇;港澳台期刊2篇。此外,出版著作(含教材)9部。
4.人才培养迈开新步伐:2012-2013年我院招收博士27人,硕士61人;全院在读博士共58人,硕士100人。我院面向全校文科类硕士研究生新开设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并组织精干力量,编写和公开出版了本课程全国第一本教材。
5.图书资源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争取赵校长支持,获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文集》55套,为教师们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的基础文本。二是争取到社科处专项基金18万元,为学院购置了一大批学科建设亟需补充的图书。
6.办公科研条件有所改善。两年来投入经费15 万元,简单装修了11间房子(部分做研究所用房,部分做教室和会议室)并配置了桌椅,为每个研究所、教研室配置了电脑。
7.基地建设方兴未艾。2012年,“湖南省辅导员培训基地”、“湖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建成,“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和教学交流中心”获批,并于2012-2013年两次成功主办了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培训班,2013年两度为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培训。
8.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并争取到“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挂靠我院。
9.完善了科研和学术奖励相关制度,通过政策导向激发教师们从事科研和高水平论文、著作发表的积极性。
(二)未能如期完成的指标情况及原因分析
1.CSSCI期刊论文未达标。“十二五”期间,我院计划每年在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篇以上,但两年来只有39篇,不足半数。客观原因在于:一是我院教师承担着全校从本科到博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有部分通识必修课和公选课,教学任务繁重。按教育部400:1的生师比,我校至少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75名,而我院教师只有50名。相当于50位教师承担着75位教师的工作任务。二是学校对教师实行分类聘任分类管理,我院教学科研岗的教师仅 22名,绝大多数教师属于教员岗,按聘任合同,教员岗的教师科学研究的任务不多。主观原因在于:部分教师科研意识不强,不愿从事科研工作。
2.国家级课题立项数量偏少,两年来只有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几乎还是空白,部省级科研奖励级别偏低。
3.本学科高层次人才或学术带头人引进力度尚待加大。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受学校相关政策的限制,门槛高,如对第一学历等的要求;二是待遇问题;三是岗位问题。
二、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进展
1.凝练学科方向,确定12个重点研究方向和领域。
借中央“马工程”建设的东风,积极争取学校支持,拟实施“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根据湖南大学和我院的实际、特色和优势,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原来确定的“十二五”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充实和完善。调整后的重点研究方向和领域为12个,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研究;湖南大学与中国共产党研究;近现代湘籍人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先进典型与英雄模范人物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与建设动态跟踪研究。
2.汇聚学科队伍,成立6个研究所。
我院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对应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二级学科,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所。另外保留了哲学研究所。全院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和研究专长,进入相应的研究所。研究所实行所长负责制,定期召集教师进行学术交流,提炼学术方向,形成学术团队。
3.完善科研奖励制度,强化政策导向。
2012年底,学院对原有科研奖励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以政策为导向引导全院教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
4.调整硕士博士招生方向,促进人才培养。
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我院从2013年起招收除“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外其他五个二级学科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同时停招“中共党史”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加强招生宣传,提高硕士和博士生的生源质量。
5.加强资源条件建设
正在扎实推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心”两个研究基地的建设。做好已有的“湖南省辅导员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争取在近期建成“国家辅导员培训基地”。同时,于2012年下半年为学院图书资料室添购了价值达22万余元的图书资料。
三、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一)代表性著作
①《谭嗣同唐才常与维新运动》,陈宇翔教授著,2012年1月出版。该著属于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决定编纂出版的《湖湘文库》大型丛书之一。
②《创新理论的拓荒者》,刘红玉、彭福杨著,该著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由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
③《清末民初政党思想研究》,陈宇翔教授著。该著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
④《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陈宇翔主编,学院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编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二)代表性课题
①2012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课题主持人为张国祚。
②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区域化构建的实践及经验研究》,课题主持人为刘晓玲教授。该课题为当前学术界研究核心价值区域化构建的唯一立项的国家项目。
③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王阳明道德哲学与儒学人文信仰的建构》,主持人为刘莉萍。
④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作为生活方式的儒家文化研究》,主持人为龙佳解教授。
⑤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主持人为宁德业。
(三)代表性论文
①陈宇翔、郑凯文:《《柔性管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校定重点期刊)2013年第6期。
②唐亚阳: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状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校定重点期刊),2013年第5期。
③刘红玉,彭福扬:马克思的创新价值向度论,哲学研究(校定重点期刊),2012年第5期。
④柳礼泉,肖冬梅(学):论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与文化民生的互动关联和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校定重点期刊),2012年第1期。
⑤刘晓玲:把握规律 突出优势 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人民日报》理论版,2012-01-13。
⑥刘晓玲: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实践,《 光明日报 》理论.核心价值版,2012-02-25。
⑦刘克利,罗仲尤: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探析,光明日报(理论与实践),2012-05-13。
⑧唐亚阳:建立涉校矛盾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光明日报(理论与实践),2012-04-12。
⑨张国祚:中国梦让软实力更强大,人民日报(理论版),2013-8-6。
⑩张国祚:提升软实力 共圆中国梦,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13-7-11。
11张国祚:改文风与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年4月。
12唐亚阳: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2期。
13龙兵:一份杂志一份情,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校定重点期刊),2013年第6期。
四、学科建设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的设想与措施
(一)存在的不足
1.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我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0 位,其中“50后”5位,“60后”5位, 4位博导“十二五”期间相继退休。此外,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仅14 位。这种状况远不能适应学科建设的需要。在“十二五”期间预计有10名教师即将退休,届时人员补充将存在较大缺口。
2.学术研究特色不明显,梯队建设亟待加强,主要学术骨干数量不足,具有高水平的教学与研究能力的学术队伍有待提升;缺乏能站在学科前沿开展学术研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大师级领军人物。高层次人才或学术带头人欠缺,是制约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建设的最大瓶颈。
3.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有待增加。CSSCI期刊论文需要长足进步,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刊物上应寻求突破。
4.尚未实现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的突破;没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奖,获得的省级社会科学成果奖励等级也不高。
5.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总体排名虽有大幅提高,但跟国内几所实力较强的高校相比,差距也很明显。
6.课堂教学质量有待继续提升,在省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名师还太少。
7.全院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不强,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需进一步提高。
8.一些年轻博士的教学科研潜能没有充分挖掘。
(二)未来发展的设想与措施
1.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或985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引进力度,积极争取学校政策和资金支持,为高层次人才或学术带头人提供宽松的环境、良好的待遇和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以优化我院教师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
2.加大力度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到国外作访问学者或进修提高。
3.制定和健全研究所学术研究制度,以“5+1”研究所为基础,围绕学院确立的12个重点研究方向和领域,凝练和优化学术团队和学术梯队。鼓励全院教师围绕相关研究方向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4.尽快出台“十二五”科研扶持和奖励政策。可考虑对高水平论文和著作实施奖励,对省部级及以上纵向课题给予一定额度的经费配套。拟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
5.鼓励教师尤其是教员岗系列教师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事教学研究,尤其是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和教学成果奖。
6.扎实加强网络资源实验室、图书资料等资源条件建设。
7.发挥工会组织民主监督与管理作用,广泛征求和听取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教工的意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同心同德建设快速发展的省内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8.完善教职工大会制度,党政领导每年至少一次向全体教职工报告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重大事情特别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和研究生关心问题,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为学科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