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又到了与同窗好友挥手道别,奔赴下一段旅途的时候。法学院毕业生学子即将走出校园,在离别之际,回顾研究生生活,毕业生们又有怎样的收获和感触?
法学院研究生新媒体中心特别推出“优秀毕业研究生专访”栏目,和大家一起走进2023届毕业研究生们的往日时光,感受他(她)们独特而精彩的校园经历。
2023届湖南省优秀毕业生
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
获评“湖南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
获2022威科全国高校法律检索大赛全国二等奖
“淮海·玉龙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大赛法官组冠军
他是法学院2021级法律硕士汪爱华
脚踏实地,专注学习
在法律专业知识竞赛大放异彩
躬身实践,明晰规划
在校园秋招环节收获心仪offer

1
「 我们是冠军!」
“学习贵有恒,处事应有方”
研一上学期
他和伙伴一起参加了全国高校模拟法庭大赛
查阅资料,撰写文书
咬文嚼字,仔细打磨
大家分工配合,全力以赴
每日披星戴月而归
通宵达旦成了家常便饭
最终,出色的表现
让他们如愿以偿地捧回了奖杯
“我们是冠军!”
奋斗时的意气风发
是青春里最闪耀的印记

汪爱华(左三)与队员
除了专业竞赛
他深知,学习贵有恒,处事应有方
学生的本分在于学习
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从形式规范和内容契合两方面完成作业
无论是研一北校的上课时光
还是南校的模拟法庭课堂
老师们的谆谆教导
导师倡导的每月组会
让他明白选择了法学
便是选择了终身学习,不可松懈
而老师们为人处事的正确方法
更让他铭刻于心
2
「 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人 」
“山高路长,往长远看”
儿时观看的香港律政影视剧
在他心中种下了
“成为一名法律人”的种子
父亲的劳务报酬被长期拖欠
又促使他选择法学专业
解决实际问题的想法生根发芽
读研期间
三段律所的实习经历
让他明晰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选择法务赛道,积累经验
再往律师行业发展
不断在法律实务领域深耕
“慎重决定,明晰规划
充分准备,多方探索”

在2022校园秋招环节
他精心准备
然而,简历石沉大海
接二连三的被拒
紧张和自我否定
也曾一度阻碍他前行的步伐
“求知的过程也是锻炼心理素质的过程
我会反复暗示自己
山高路远,往长远看
尽力而为,复盘学习
让以后的自己更强大”
针对不同岗位有针对性地制作简历
多方关注招聘信息
模拟面试,结合用人单位的职位信息
提前了解用人单位企业文化
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
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
和不断的自我暗示
让他终于斩获了心仪的offer
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换
也会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放平心态,调整状态
积极请教,向前辈学习”
是他自我调节的方法
3
「 不负青春不负卿 」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两年湖大学习时光,青春弹指挥过
他特别感谢了研一认识的一位朋友
和这位朋友的认识、相处
让他知晓了自身的诸多缺点
谈及青春寄语,他感慨颇多
“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钦佩优秀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学会珍惜,不负遇见
人海茫茫,所遇之人皆是缘分
愿诸君不负青春,不负卿”
未来,他仍会不忘初心
为成为一名优秀法律人的梦想奋斗
通过运用所学法律专业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录:采访原文)
Q:作为优秀毕业生,获得过多项奖学金及荣誉,可以分享一下在学习上的经验吗?
A:第一,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在课堂中做好学习笔记,记录好任课老师所讲的重要知识。对于课后所留作业,例如结课作业,要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从形式规范和内容契合两方面入手。第二,敢于实践,重过程细节。对于一些法律专业类知识竞赛,可以秉持锻炼自身法律实务能力以及组织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心态,多加尝试,在比赛的过程中做好细节,锻炼自身。
Q:你的实习经历很丰富,可以谈谈实习的经历和对个人职业规划的影响吗?
A:通过先后三段律师事务所的实习经历,我明晰今后要从事与法律实务密切相关的职业,目前短期职业规划是通过两年左右法务工作积累经验后,再从事律师工作。
Q:可以分享一下求职规划和经历吗?
A:在开始求职之前,我认为需要明晰自己以后想要从事什么职业,想在哪个城市工作生活。明白上述问题后,求职的过程中才会更有方向感。以我自身为例,我所学专业为法律(法学),我之前的规划是从事律师工作,所以我在研一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律所实习。后来因为对行业发展的认识发生变化,于是选择了先在企业从事法务工作,在积累一定社会阅历后再从事律师工作。总结而言,一是结合自身所学专业,了解其未来就业方向,确实适合自身的就业方向。二是明晰大致就业城市,这样可以减少投递简历过程中的无效投递。
Q:最后为什么选择法务这条赛道呢?对有意向求职法务的后辈们有何建议?
A:选择法务这条赛道,主要考量自身的实际情况、律师前期案源等因素。对有意向从事法务的伙伴的建议是:第一,慎重决定,明晰规划。“法务”二字只是笼统的概念,不同领域、行业都与法律相关,选择适合的法务赛道很重要,如果单纯的从事文字行政工作或者说格式合同的审查,成长较为缓慢。明者因时而变,选择热点领域的合规,对于以后的职业发展更有帮助。第二,充分准备,多方探索。秋招是应聘法务的良好时段,要及时获得相关招聘咨询,制作一份合格的简历,预设面试常见问题。遇到适合的单位积极投递,不要因为没有收到单位回应而否定自己,求职的过程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Q:请问面对一年一度的秋招,有什么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们?
A:在2022年校园秋招环节,我主要做了以下三点准备:第一,制作好一份简历。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你个人情况的一张名片,在秋招开始之前,我通过网页超级简历制作简历,它的便捷性在于节省调整简历格式的时间,所提供的模板样式是符合要求的。对于简历中的求职意向一栏,我的建议可以具体到用人单位的具体岗位,这样给HR一种这份简历是你专门针对贵公司投递填写的感觉。第二,勤快的投递简历。秋招是海投,多投一份简历意味着多一次机会。勤快的含义是:(1)多方关注招聘信息,不仅可以来源于学院毕业生求职信息群、学校就业公众号和就业网站,还可以关注周边高校以及你意向城市的高校就业信息网发布的招聘信息。秋招期间可以每天都浏览上述就业渠道,防止遗漏符合自身条件的招聘信息,因为有的招聘单位的招聘时间短,后期投递可能难以收到回应。(2)记得开启邮箱收件通知提醒,防止遗漏用人单位发送的笔试或面试信息。第三,适当学习一点行测知识。秋招过程中,投递企业大多通过网申或者邮箱投递简历,用人单位收到信息后。例如一些国企以及大型民营企业,都会发送笔试测评通知,内容主要是行测言语理解、逻辑判断(尤其是图形推理)等,适当学习一点此方面知识对于通过测评有帮助。当然,大多笔试测评都有题库,可以通过淘宝等一些渠道获取。
Q:海投简历过后一定会有很多面试吧?请问针对面试有没有什么经验分享?
A:当收到用人单位发来的面试通知后,我主要做了以下准备:(1)提前了解面试形式。通过互联网,例如小红书等APP了解该单位面试的形式是结构化面试还是无领导小组讨论。针对面试形式的不同,作出对应的准备,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方法、技巧。(2)结合用人单位的职位信息准备。用人单位在发布招聘岗位时会描述职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那么在面试中,例如结构化面试中你的自我介绍中可以嵌入你曾经的实习经历或者所学专业是契合岗位要求的话语。在回答面试官提问诸如“你谈谈该岗位的工作职责”等类似问题,你可以运用职位信息中的内容作答,证明你是熟知岗位要求的,也可以在面试其他企业时通过HR的讲述运用到此家企业面试中,灵活把握。(3)准备常见面试问题的回答。秋招的过程中,很多HR的提问都存在相似性,对于一些常见问题,要结合自身以及企业职位要求作出对应回答,回答的内容不能脱离该公司的职位要求和该公司本身。常见问题诸如你的职业规划、为什么要来我们公司以及你在准备公务员吗等等。(4)面试前了解用人单位企业文化。在我面试的过往企业中,很多HR都问过我:“你对我们公司有什么了解”,此时适当了解一下企业的发展历程、价值观以及愿景等相关内容,在回答类似提问时会给HR一种你是了解他们企业的,增加好感。回答的方向最后也要落实到该企业的该岗位。
求职的过程也是锻炼自身心理素质的过程,不要因为投递的众多企业没有反馈而难过,更不要因为面试的失败而否定自己。山高路远,求职过程中有些因素并不是我们能控制,尽力而为,往长远看。
Q:在求职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或难忘的经历?
A:求职的过程中,让我难忘的经历是遇到强大的面试选手,自己会紧张,甚至会产生否定自我的感觉。对于遇到这种情况,我只能告诉自己不要紧张,要相信自己,尽力而为,通过复盘学习,让以后的自己更加强大。
Q:从学校到职场的身份转换会对心态造成什么影响?如何调节?
A:心态上我会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害怕自己做不好上级交代的工作任务。我的调节小方法是:第一,放平心态,调整状态。内心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经过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胜任工作的能力。第二,积极请教,向前辈学习。对于工作中不熟悉或者一开始不知道如何着手的问题,要积极向同事甚至领导请教,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快熟悉业务,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做无用功。
Q:在湖大的两年学习经历,带给你最宝贵的是什么呢?
A:学习贵有恒,处事应有方。在美丽的湖大校园学习,聆听老师们的教诲。无论是研一北校的上课时光,还是南校模拟法庭课堂,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和导师倡导的每月组会,让我明白选择了法学就选择了终身学习,不可松懈,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学习不限于课堂,老师们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正确方法,我铭刻于心。
Q: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可以分享?
A:研一下学期,遇到一位让我知晓自身有诸多缺点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有待提升的朋友。与这位朋友认识、相处,我学会很多处理事情的方法,逐步提升主见性,谢谢这位朋友。
Q:有什么青春寄语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吗?
A:两年湖大学习时光,青春弹指挥过。感慨颇多,第一,三人行,必有我师。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钦佩我认为优秀的人,在与相处过程中,我学习他们身上的长处,反思自身的不足,以期有更大的进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为自已能力不足而难过与苦恼,成长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磨练与痛苦,需要内心的强大予以抵抗。第二,学会珍惜,不负遇见。真诚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要素,感知茫茫人海,所遇之人皆是缘分,学会感恩,勿失去后再后悔遗憾。愿诸君不负青春,不负卿。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也祝所有毕业生们
前程似锦,各自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