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教务处微信公众号:hnu_jwc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思政> 他山之石
浙江大学多措并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系列之三
作者: 时间:2020-12-25 09:19:08 点击次数:

浙江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往深里学往实里干往高处走,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抓谋划、强统筹,着力构建“长效化”机制。学校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印发《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计划书》等文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体美劳育的深度融合,推进“学科育人示范课程”建设,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转变。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紧密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度参与、各学院具体落实推进”的校院二级联动工作体系,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召开课程思政推进方案讨论会,制定《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从目标思路、任务举措、预期目标和进度安排等方面作出安排,压实压紧责任,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见功见效。

抓课改、强思政,着力破解“两张皮”难题。探索建立“课程思政”标准指南,出台《本科课程教学质量通用标准(试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浙江大学网上教学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等文件,明确课程教学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育人元素有机融入教学体系。遴选11门研究生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已初步建成《工程物理导论》《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究》等一批示范课程。在每年开设的120余门研究生公共素质课程中挖掘课程思政“契点”并融入教学过程,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明显”作为申请条件之一,深入挖掘第二课堂中的思政元素,建成学生党建与思政现场教学基地36个,着力打造育人与育才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思政体系。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经费,遴选有基础、有影响的课程思政项目予以建设支持,截至目前已立项116个本科生、28个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抓培训、强能力,着力打造“全先生”队伍。深入实施“育人强师”全员培训计划,在新教师入职培训、师德师风培训中设立“课程思政”模块,开展专题培训,不断引导教师树立“育人职责人人肩负、育德使命门门落实”的意识。充分发挥教研室、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鼓励组建由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地方党政领导、相关领域专家、学生辅导员等组成的立体化授课团队,通过教学攻关、集中备课、教案审查、协同合作等方式,不断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加强“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建设,创办《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期刊,广泛汇聚科研资源,鼓励教师开展学术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继续办好“求是导师”学校,启动实施“师德导师制”,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教学名师工作室”,发挥校内外知名专家的“传帮带”作用,不断锻造教师综合育人能力。

抓考评、强监督,着力发挥“指挥棒”作用。强化学院(系)主体责任,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院(系)“双一流”建设、年度教学工作评价和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纳入学院(系)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体系,确保课程思政落地落细。出台《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修订《本科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对存在师德失范行为的,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奖评优、年度考核等环节中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筑牢师德师风“制度笼”。建立校院两级领导干部及相关管理部门人员听课评课制度,开展教育督导,将“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为听课评课的首要指标,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教师年度业绩考核、绩效分配的重要依据,把牢课程思政“质量关”。

抓典型、强引领,着力营造“学赶超”氛围。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建设先进典型和优秀成果,在学校党建工作主题展上专设“课程思政”栏目,充分交流课程思政经验。开展“一个学院、一个思政特色品牌”建设活动、实施“健心计划”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举办思政微课大赛和“疫情之下的思政课”大学生优秀作品线上展示竞赛活动,营造思政育人“争优创先”氛围。利用求是新闻网、官方微博、微信、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浙大模式”的认可度。继续做好“竺可桢奖”“永平奖教金”“‘三育人’标兵”“优秀研究生德育导师”“五好导学团队”等评选工作,选树思政育人先进典型,积极发挥师德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

来源:教育部


  • Copyright © 2017-2021 湖南大学教务处

  •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1号

  • 邮政编码:410082

  • 电话(传真):0731-88822818

  • 电子邮箱:jwc@hnu.edu.cn

  • 网站技术支持:0731-88822836

  • 网站备案信息:湘ICP备00000002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