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教务处微信公众号:hnu_jwc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思政> 工作动态
同向同行丨建筑与规划学院
作者: 时间:2023-02-17 17:03:05 点击次数:

B5706


为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进课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持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工作举措

1.以课程包为单元,持续有组织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打造“乡建教学”“建筑基础”“建筑历史”“城市设计”“绿色建造”五大课程思政育人课程包,加强常态化教学研究,积极探索不同课程开展思政育人的规律与模式,不断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把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改革实践成效。

2.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小组,定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讨。学院党委和各系中心党支部共同组织课程思政经验分享,黄茜老师、陈煊老师和欧阳虹彬老师先后以“建筑色彩学的课程思政融入”“城市设计调研中的思政课程”“建筑历史教学中的课程思政”为主题作分享交流。

3.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案评选及讲课比赛”。2022年暑期,学院党委牵头、各支部共同参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活动。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程思政教学海报展,每门课程根据各自课程思政的实施推进情况,以海报的形式展示,汇报各自课程内容与思政点融入的设计;第二阶段为课程思政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各课程组推选青年教师参评。

4.开展现场教学,打造课程思政第二课堂。依托校内外丰富的红色资源与传统建筑文化,积极开展现场教学、实地教学,培养学生在乡村人居建设中的担当意识,使学生进一步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2021年暑期,魏春雨教授、龙兵教授、卢健松教授,在岳麓书院“湘村营建:湖南大学湘村实践成果展”上,开展“移动”思政课堂教学,与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关于“青年与乡村”的生动讨论,加深了青年学子对乡村建设的思考。

F7420

乡建教学中的移动课堂,岳麓书院,2021

二、建设成效与特色

1.《乡建教学》课程包课程思政建设

强调课程体系,融入思政内容。新时期乡建教学包含“村镇聚落形态学”“乡土聚落研究理论与方法”“乡村建设原理”“乡土建筑美学”等课程,构建本、硕关联的课程体系。通过“理论讲授、实践调研、移地课堂”形成“知识、能力、兴趣”三位一体的乡村人居建设人才培养方法,提升青年学子的乡建积极性和建筑师价值思考。同时,注重发掘湖南大学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中的典型实例,形成专业教学、情感培育、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培养学生在乡村人居建设中的担当意识。目前,已开展系列课程教学8年(2016年起),组织教学公开课20余次、建设10余个乡村工作营,辐射校内外学生2000余名。

夯实教学基地,注重本土实践。采取“产、学、研、用”“课程思政”一体化培养方法,依托湖湘大地丰富的人文资源、多变的地貌特点,在武陵山区、洞庭水乡等设置多个类型各异,场景多变的教学基地,以丰富的案例类型为学生提供不同模式的研究对象。组织本科生参与乡村在地竞赛、竹建造节等活动多个,带领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在地实践项目20余项,为乡村人居建设输送综合型专门化人才。

1124E

组织学生在地实践,隆回,2020

教学成果丰富。“村镇聚落形态学”获评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名师团队。编写系列教材5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已交稿)。指导“乡村人居建设服务团”获第一届“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优秀团队(2022,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第十六届“芙蓉学子·社会实践奖”(2021,共青团湖南省委)、第八届湖南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奖银奖(2021,湖南大学)。

E6A45

组织学生在地实践,隆回,2020

2.《建筑基础》课程包课程思政建设

《建筑基础》课程包包括设计基础和建筑美育两大类课程。根据课程特色分类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1)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更是建筑学科“一轴两翼三平台”教学体系的关键支撑。共分五个专题:形式与构成、空间与设计、场所与认知、功能与行为、材料与建造。形式与构成专题培养形的感知、创造及抽象能力,强调形式是科学(真)、技术(善)、艺术(美)的结合。空间与设计专题培养对空间形态的感受与创造能力,提出未来建筑师责任就是在于创造美好城市空间与建筑形态。场所与认知专题要求掌握空间认知与场所表达,了解湖大“千年学府”地域特色与人文情怀,建立文化自信。功能与行为专题要求掌握“功能—空间—建构”的方法与步骤,培养严谨工作态度与职业的社会责任感。材料与建造专题聚焦“真实建造”,强调设计要服务社会。整体课程组织开放多元,巧妙融入思政元素,为后续设计教学的有序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设计基础II”获评2020年湖南省线下一流课程;获批湖南省教学改革项目2项;2021年湖南省第四届“梦想家”空间设计节一等奖(获奖作品在特殊教育学校实体建造,为聋哑学生送去关爱与温暖);2019年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一等奖2019年湖南省第三届“梦想家”建造节一等奖;教学团队多名教师获评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等。

(2)建筑美育课程包含“建筑色彩学”“色彩密码”“中外美术评析与欣赏”“设计艺术史”等主体课程,引导学生理解色彩理论、学习美术历史、建构色彩思维,实践色彩设计,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能力。课程思政特色定位“中国传统艺术”主题,重点落于“社会服务”以高校为中心,通过慕课、讲座、活动等形式,同步确立“美育输出式”体系,协同社会力量深化教学,传承中国传统色,强化社会责任感,以高校联合政府、专业协会、中小学校进行美育实践,并开展校社融合,实现高素质建筑学人才培养。

26A12

中国传统色讲座

9F88D

湖南省儿童医院“色彩陪伴”公益活动

本课程包子项课程获评国家级、省级线上一流课程。近三年累计获得“第六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年度教学创新特等奖,“湖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5项省级以上教学奖项。并以课程为基础建设湖南大学色彩科普基地、中国流行色协会儿童色彩素养教育实践基地,大学生公益团队获得校级、省级公益赛道竞赛奖励4次

8423A

教学荣誉

3.《建筑历史》课程包课程思政建设

建筑历史课程包包括“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湖南传统建筑艺术”“古建筑设计与营建”等课程以及系列工作营等,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包括:

(1)从建筑文化视角切入建筑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建构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育人比如设置系列中西比较,在实现“由史及论”目标的同时,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形成文化自豪感;要求学生深入研究传统城镇、民居形态,通过自主学习内化文化自信;结合文化复兴背景设置相关思考题,使学生建立复兴传统建筑文化的自觉。

75423

课堂教学中的中西文化比较:建筑抗震策略

(2)实践环节培育学生传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比如,设置岳麓书院参观的实践环节并要求学生展开文创设计,使其在理解士文化和书院建筑特点的同时,内化传统士大夫阶层忧民忧国忧天下的格局与胸怀;以贾谊故居为对象组织学生展开园林及建筑扩建设计,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感悟传统园林营建智慧及美学成就,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传承。

(3)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路径,推动大木营建技艺的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使学生在其中获得职业价值感和使命感。比如,与麓山祉园合作举办“传统大木营建技艺及信息化再现”工作营,使学生参与传统大木营建技艺记录和信息化转译工作,深度体验大木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及追求,从而寻求自己的执业初心,并建立“择一事终一生”的长远职业追求。

岳麓书院参观及学生文创设计作品展示


传统大木营建技艺及数字化再现工作营

4.《城市设计》课程包课程思政建设

“城市设计”课程包包含“城市设计概论”“城市设计”两门核心课程,关注城市公共空间,在实务操作过程中要求形成集体共识和行动,包含建筑学、规划学、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综合运用。为回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课程提出“向人民学习(Learn From People)”作为城市设计社会实践课程特色。

课程的能力目标为“对城市复杂性问题的判断和多利益主体的协调决策”。通过课堂教学、现场调研、规划展示等环节使学生理解城市设计中的公共参与过程,以及城市设计的价值目标是为人民服务,以公众利益为核心进行设计决策。课程特色包括组织小规模城市实践教学工作营探索:在教学中尝试传统空间教育与公众参与实践教学,分别在长沙不同街道、社区、等开展实践教学。跨专业共建教学基地:不同任课教师以工作坊形式合作,触发学生和社会进行交互。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工具包的研发针对城市设计调查、概念设计、一草、二草、正图等不同阶段进行实践技术工具包研发。开展教学公众号和慕课建设:开设课程网站“101种长沙公众号”,包括理论推送、优秀作业、实践活动,针对社会进行广泛传播。

教学成果上,课程受邀讲座汇报20余次,相关教师和学生获2022年度第三次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一等奖(全国仅2份)、国际大学生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全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规划设计作业评优等20项;课程设计实践项目在长沙规划展示馆、媒体、社区进行了延展,促成在地合作教学城市品牌10余个;举办公开展览3次,约上万人观展;课程相关活动在湖南大学官网、新湖南、星辰在线、长沙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课程的建设,取得广泛的社会效应。获得省级课堂竞赛二等奖(2016),省级课程思政竞赛二等奖(2021)

5.《绿色建筑》课程包课程思政建设

绿色建筑课程包以“建筑物理:热工学”为核心,教学环节注重结合课程内容,讲解党和国家新出台的宏观政策。重点介绍国家新出台的碳中和与碳减排政策,将教学内容从单纯的建筑传热学公式和热舒适理论进行拓展和拔高,使学生认识到建筑节能对双碳减排的重要作用,加深学生对国家双碳减排政策制定的理解。充分挖掘学校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传承,积极探索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以贴切的方式有机融入。如在讲解南方地区梅雨季节面临的除湿问题时,以贺铸的《青玉案》词开题,讲解梅雨季节的特点和来历。在增强学生上课注意力和加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带领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建筑与规划学院课程思政的进一步落实,将持续从宏观角度出发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也将从微观层面思考课程思政在课题选择、设计、讲授上的亮点和注意事项;既要从政策层面分析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也要从“课堂上”走向“课堂外”,以课堂为主渠道,并通过日常的“言传身教”时时引导学生的价值走向。




  • Copyright © 2017-2021 湖南大学教务处

  •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1号

  • 邮政编码:410082

  • 电话(传真):0731-88822818

  • 电子邮箱:jwc@hnu.edu.cn

  • 网站技术支持:0731-88822836

  • 网站备案信息:湘ICP备00000002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