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与学校课程思政工作总体部署,将课程思政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重要途径,致力于传承书院传道济民、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育人理念,培养新时代经世致用领军人才。三年来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工作举措
1.组织开展系列理论学习。2019年7月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体观看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讲话视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组织全体教师听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立德树人奋进担当,在‘四史’学习中坚守初心”等系列报告,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重要论述;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以及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湖南大学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制定《历史学课程思政指南》,引导历史学专业师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掌握严谨的历史学研究方法,提高历史认知和研究能力。
2.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历史学专业常态化举办课程思政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培训等活动,将线下教学与线上交流合作相结合,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
3.全面推进落实马工程教材。历史学专业与课程思政总体关系密切,马工程教材众多。学院高度重视教材选用工作,目前有对应马工程教材的课程已全部采用;暂无马工程教材的课程,在内容讲授和教材选用上也根据课程特点充分融入思政元素。
4.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和教案编写、教材编审选用等方面全面落实思政教育,并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各环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
5.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研讨。组织课程思政研讨会,邀请刘会文、田访两位老师现场分享课程思政经验。
刘会文老师认为,将思政元素引入课堂,应充分尊重这门课程本身的专业性。在讲授“中国现代史”课程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向同学们传达鉴别、考订和分析各类史料的一般原则、方法,并且用有典型意义的例证予以示范,收到了比较好的反响和效果。
田访老师老师谈到,知识的传授和价值观的传递,是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并以“中国经学史”为例,分享了自己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具体举措。如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文本解读和古今对照发掘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比如孝道、守礼、诚信等,以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培育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图1 刘会文、田访老师分享课程思政经验
6.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推广。一是重点建设一批优秀课程思政项目,尤其是与党史、革命史相关的课程,投入专项经费,进行重点扶植,形成一批代表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打造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金课”。二是举办课程思政讲课比赛,挖掘典型案例,树立建设标杆,在全院范围内进行经验交流、观摩、推广,切实提高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能力。三是定期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保证课程思政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逐步完善课程思政工作制度,保障课程思政建设进度,在全院营造“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建设成效
1.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成果
3.课程思政研究论文
4.课程思政研究项目
5.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依托创新实践训练项目,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每年春季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古研究,发掘历史育人功能。2020年本科生刘安皓的《肩水金关汉简(叁—伍)》文字整理与研究项目入选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为历史学唯一入选项目。2021年学生拟写的《麓山红故事汇”开讲啦——少儿红色爱囯主义教育网络直播课程》实践报告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二等奖。
三、特色亮点
学院根据历史学专业的特色和优势,结合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总结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形成的特色与亮点。
1. 修订培养目标与教学大纲。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专业教育,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修订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二是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将“四史”内容及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等内容充分融入教学大纲。
2.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一是发动师生,积极搜集思政素材和案例,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二是支持课程思政建设,对示范课程进行重点支持建设。
3.对课程思政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和评价。一是要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保证课程思政的教学课时,考察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情况。二是聘请课程思政建设有经验的教师对课程思政进行监督和总结,帮助其他教师提高思政建设水平。三是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等,对课程思政的效果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找到解决之道,不断强化课程思政的效果。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
根据以上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培育院内示范课程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以能新增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骨干。每年举行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一次和经验分享会一次。申报高水平课程思政教学成果一项。
2.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通过学院大会、各支部和系集体学习的方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领导”相关内容、“四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等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3.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
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结合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程群组、团队和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
4.发挥通识课程的育人功能
通识选修课程是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要载体,学院目前开设通识选修课59门,占全校比为13.4%(全校440门,含三创课程、四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且以人文类课程为主,在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积极引导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中的“仁爱精神”“爱国精神”“理想信念”等多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在培养学生“智育”的同时做好“德育”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