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教务处微信公众号:hnu_jwc

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思政> 教学资源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作者: 时间:2022-05-03 17:31:00 点击次数:


“西方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学门核心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讲述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思维方法和相关内容,是其他经济学专业课程学习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主要介绍产品定价、要素定价、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学”关注总量指标的衡量及变化,探讨其决定因素,主要介绍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不同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工具及相应的政策效果,短期经济波动,长期经济增长以及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课程团队

“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梯度结构合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共有教师10余人,核心成员由罗丽英副教授、刘志忠副教授、陈乐一教授、陈志烨副教授、黄新萍副教授、李淑副教授、魏思超副教授、曲丹副教授、华岳副教授、刘懿副教授等组成。


教学目标

将课程思政融入“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在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理论知识与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结合,训练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元素,帮助学生科学辩证地看待社会经济现象,激励学生具备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

所获荣誉

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6)、首批湖南大学课程思政课程(2019)。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思政理论和教育方法,深入分析经济学原理中蕴含的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以及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引导学生在获得经济学基础原理和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价值追求和思想道德修养。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方针思想,树立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培养学生辩证、系统的经济分析思维。

课程与思政融入点

1、融入正确价值观教育。通过拓展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假设条件,融入正确价值观教育,鼓励学生在获得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的价值追求和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解释“经济”“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概念时,点出经济学应该是“经世济民”之学,充分体现经济学厚生、惠民的人文主义思想,鼓励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经世济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阐述人性假设理论,论及“理性人”与“非理性行为”的矛盾时,点明价值引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推荐学生观看央视播出的特别节目《榜样1》《榜样2》和《榜样3》,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阐述经济学有关资源稀缺性、资源有效配置等知识点时,通过联系生活中关于人类资源和时间成本的事实案例,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端正学习态度,有效利用大学时光,吸取更多的知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跑中跑出优异成绩;在阐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方面的知识时,引导学生要培养创新思维,不能墨守成规,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一味循旧,要敢于创新,开拓思路。

2、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思想风貌和道德规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西方经济学理论思想,丰富、深化经济学理论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在讲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棘轮效应”时,引入司马光《训俭示康》一文,鼓励学生养成崇尚节俭、拒绝奢华的品德。引导学生对“面子消费”进行利弊分析,教会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消费。在阐述市场失灵的影响因素时,引导学生在理解政府维护市场秩序、进行制度设计约束经济主体行为、防范道德风险的同时,重点剖析个人道德素质和企业自律素质的重要性,引入孔子的义利观和墨子的交义论,让学生知晓“见利思义、义以为上、以义导利、以义制利”“利人即利己,损人即损己”等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所在,教育学生不能将经济学前提假设中的“利己自私”“个人主义”作为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的信条,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利他奉公,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营造健康高效的市场环境做出努力。

3、融入新政策、新战略思想教育。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领会两会精神,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了解,提升自身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感。在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的讲授中,结合总理在两会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让学生对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指数等)的学习不只停留在课本里,还融入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深刻了解到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始终把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重要目标,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所决定。鼓励学生关注宏观经济生活中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辩证、系统的经济分析思维。在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理论和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讲授中,突出实践性,坚持经济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引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和“一带一路”战略等新思想,加深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做坚定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课程思政开展情况:

目前,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已在2020级和2021级会计学、金融学、统计学等专业中逐步开展。具体而言,教师在微观、宏观经济学的大班课堂上,融入了一定的思政元素,丰富深化经济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在小班讨论课中,学生根据教师在课程中心网站提供的思政素材案例,自主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分组专题研讨,最后制作PPT进行汇报展示。通过大班讲授加小班讨论,两者相互结合,引导学生在获得经济学基础原理和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价值追求和思想道德修养。


课程评价与成效

“西方经济学”课程具有特定的阶级性,其本质是为西方国家资产阶级利益辩护和服务,许多范畴、原理、假设等受价值取向的局限,难以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存在着一定的内在缺陷。将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科学、全面地认识西方经济学理论,以批判的眼光进行学习和借鉴,在实践应用中实现知识的综合、重构与更新。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主体,在充实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加强思政知识学习,需要联系古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扩大教学知识的深度及广度。学生们认为,在小班思政素材整理和讨论中,不仅对所学书本上理论知识有更深的了解,而且能主动关心国家经济政策,联系实际拓展书本知识,既提升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西方经济学”授课教师认真负责,思政案例设计合理,学生积极主动,思政教育深刻,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课程特色

采用“大班思政元素融入授课”+“小班思政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大班课堂,思政教学主体是教师,教师通过思政元素的发掘,将其融入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中。小班课堂,教师提供思政素材、设计思政案例,引导学生分组研讨,开展PPT汇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与体验度,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有利于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运用该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贯穿至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最终实现理论学习、能力提升、价值塑造三者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


  • Copyright © 2017-2021 湖南大学教务处

  •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1号

  • 邮政编码:410082

  • 电话(传真):0731-88822818

  • 电子邮箱:jwc@hnu.edu.cn

  • 网站技术支持:0731-88822836

  • 网站备案信息:湘ICP备00000002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