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冯运,男,博士,中共党员,湖北黄冈人,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核心骨干,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湖南省青年科技人才(荷尖人才)获得者、湖湘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utomatica和IEEE Trans等Top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获2023年度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学术年会YAC 2021最佳论文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项。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JKW 1X3技术领域基金课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项目,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湘江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作为核心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现担任《Franklin Open》期刊副主编,中国自动化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IEEE Technical Committee on Distributed Parameter Systems Member等。
常年招收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欢迎提前联系和咨询!
电子邮箱:fyrobot@hnu.edu.cn
谷歌学术:https://scholar.google.com.hk/citations?user=iTig878AAAAJ&hl=zh-CN
ResearchGate: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Yun-Feng-13
二、学习与工作经历
2022.10-至今,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2022.10-至今,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
2020.08-2022.09,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导师:王耀南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07-2019.11,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自动控制及复杂系统研究所,访问,导师:Prof. Steven Ding
2017.09-2020.08, 香港城市大学,系统工程及工程管理,博士,导师:李涵雄教授(IEEE Fellow, Chair Professor)
2014.09-2017.06, 武汉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
2010.09-2014.06, 武汉大学,自动化,学士
三、主要研究方向
软体/连续体机器人建模与控制、机器人数字孪生与健康管理、机器学习与智能优化理论及应用
四、学生指导
[1]指导学生参加第三届工业数字孪生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三等奖(全国仅5名)
[2]指导学生参加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获种子组优胜奖(前5%)
五、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高机动仿昆虫微型扑翼飞行机器人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2024.01-2026.12,课题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网络攻击下多机器人协作系统主动自愈合控制方法研究,2023.01-2025.12,主持
[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工业分布式参数过程在线智能辨识与异常诊断研究,2021.01-2023.12,主持
[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多机器人协作系统网络攻击检测和自愈合控制研究,2021.12-2022.08,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装备制造的集群机器人关键技术验证与应用,2023.01-2027.12,课题技术负责人
[6]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面向智能制造的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22.01-2024.12,核心骨干
[7]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揭榜制):高端智能超精密磨削装备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2021.07-2024.06,课题技术负责人
六、荣誉获奖
[1]2023年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0/15)
[2]2023年 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自动化学会推荐,中国科协资助名额)
[3]2021年 第36届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学术年会(YAC 2021)最佳理论论文(第一作者)
七、科研成果
软体机器人实验平台搭建
1.代表性论著
[1]Feng, Y., Zhu, X. , Wang, Y.,Wang, B. C., Zhang, H., Wu, Z. G., & Yan, H. (2023).PDE model-based on-line cell-level thermal faultlocalization framework for batterie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2]Feng, Y., Wang, Y.,Wang, B. C., & Li, D. (2023).Optimized weights for heterogeneous epidemic spreading networks: A constrained cooperative coevolution strategy.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Social Systems.
[3]Feng, Y., Wang, Y., Mo, Y., Jiang, Y., Liu, Z., He, W., & Li, H. X. (2023). Computation-efficient fault detection framework for partially known nonlinear distributed parameter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4]Feng, Y., Wang, Y. , Wang, J. W. , & Li, H. X. (2022). Backstepping-based distributed abnormality localization for linear parabolic distributed parameter systems.Automatica, 135, 109930.
[5]Feng, Y., Wang, Y. , Wang, B. C., & Li, H. X. (2022). Spatial decomposition-based fault detection framework for parabolic-distributed parameter processes.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52(8): 7319-7327.
[6]Feng, Y., Wang, Y., Wan, Q., Zhang, X., Wang, B. C., & Li, H. X. (2022). From on-line systems modeling to fault detection for a class of unknown high-dimensional distributed parameter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70(5): 5317-5325.
[7]Feng, Y., Li, H. X., & Yang, H. D. (2021). Abnormal source identification for parabolic distributed parameter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51(9), 5698-5707.
[8]Feng, Y., & Li, H. X. (2019). Dynamic spatial-independent-component-analysis-based abnormality localization for distributed parameter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16(5), 2929-2936.
[9]Feng, Y., & Wang, B. C. (2019). A unified framework of epidemic spreading prediction by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based ensemble learning technique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Social Systems, 6(4), 660-669.
[10]Feng, Y., & Li, H. X. (2019). Detection and spatial identification of fault for parabolic distributed parameter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66(9), 7300-7309.
2.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1]一种外形可定制的气动软体执行器、软体机器人, 实审中。
[2]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热异常检测与定位方法,授权。
[3]一种软包电池传感器故障在线检测方法,授权。
[4]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刀具剩余使用寿命实时预测方法,授权。
[5]一种多工况下轴承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授权。
[6]一种多机器人协同搬运力位混合控制方法,授权。
[7]一种基于视觉示教和虚实迁移的机器人强化学习装配的方法,授权。
[8]一种多模态分层融合的人机交互方法和系统,实审中。
[9]一种具有视场约束的拟人化机械手鲁棒视觉伺服控制方法,实审中。
[10]一种基于密集预测的工件位姿估计方法与抓取系统,实审中。
[11]面向LCD屏幕检测的多层次瑕疵智能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