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罗隆福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2.3
民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称职务:教授
最后学历、学位:博士
工作单位: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讯地址:湖南长沙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410082
电话:(0731)88822224
E--mail:llf@hnu.edu.cn
二、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
(1) 1983年于湖南大学获得电机制造专业学士学位
(2) 1991年于湖南大学获得电机与电器专业硕士学位
(3) 2001年于湖南大学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
(4) 2001年在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5) 2002年被聘为教授,2003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6)湖南省电工技术学会理事
(7) IEEE会员
(8)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EHVDC/UHVDC系统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
(2)电气化铁道车载交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
(3)电气化铁道地面站牵引供电系统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
(4)面向大型工业定制电力系统的安全与高效运行技术研究
(5)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理论与新方法
(6)智能电网(Smart Grid)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
(7)电动汽车(EV)电池更换站的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
(8)含HVDC和FACTS装置的区域互联电网广域稳定分析与控制
四、主持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和代表作:
(1)科研项目情况
近年来,罗隆福教授主持和完成国家科持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项目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及校企合作项目等近20余项。
立项时间 |
合同 起止时间 |
项目 名称 |
项目 类别 |
项目 负责人 |
本人 排序 |
2014 |
2014-2015 |
基于感应滤波技术的换流变压器降低噪音可行性研究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14 |
2014-2015 |
特高压直流接入750kV交流电网无功平衡和谐波抑制技术研究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14 |
2014-2015 |
V/v-iPQMS控制算法研究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13 |
2013-2015 |
感应滤波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13 |
2013-2013 |
电气化铁道Vv接线方式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12 |
2012-2013 |
集成滤波电感变压器及滤波系统研制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12 |
2012-2013 |
低噪声换流变压器的研究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12 |
2012-2013 |
中国移动南方基地电网建设评估与规划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11 |
2011-2012 |
创元铝业供电整流系统节能改造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10 |
2011-2013 |
换流变压器振动的谐波影响机理与抑制新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077045) |
罗隆福 |
第一 |
2010 |
2010~2011 |
时速500公里试验列车牵引变压器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计算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09 |
2009~2010 |
老哈车质量改进、新哈车牵引变压器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计算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08 |
2008~2010 |
7200kVA牵引变压器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计算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08 |
2008~2009 |
新乌车牵引变压器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计算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08 |
2008~2011 |
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在线除冰机器人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F36B01 |
罗隆福 |
第一 |
2008 |
2008~2010 |
新型整流变压器及其滤波系统新技术研究 |
国家电网科技项目[2008]1360 |
罗隆福 |
第一 |
2007 |
2007~2008 |
中性点接地电阻器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06 |
2006~2008 |
绿色节能直流电站的研制 |
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湘高科6GK1003-1) |
罗隆福 |
第一 |
2004 |
2005~2006 |
直流输电换流站新型变压器 |
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湘高科5GK1002-1) |
罗隆福 |
第一 |
2006 |
2006-2007 |
DJ4电力机车辅助变压器工程计算方法及有限元分析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05 |
2005~2006 |
输变电新技术研究开发平台 |
校985工程建设 |
罗隆福 |
第一 |
2005 |
2005~2006 |
广州地铁三相变压器电磁场、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03 |
2003~2004 |
哈萨克斯坦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的多物理场分析及计算 |
技术开发 |
罗隆福 |
第一 |
2002 |
2002~2004 |
三峡直流穿墙套管的优化设计 |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子项目(98-05-07-01) |
罗隆福 |
第一 |
(2)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授权14项。
序号 |
专利 申请时间 |
专利 名称 |
专利 类型 |
第一 发明人 |
14 |
2011.1.24 (已授权) |
不对称接线平衡变压器
|
发明专利 |
罗隆福 |
13 |
2010.10.30 (已授权) |
大电感电力电缆 |
发明专利 |
罗隆福 |
12 |
2010.10.30 (已授权) |
线性闭合铁心电力电抗器 |
发明专利 申请号:201010300991.7 |
罗隆福 |
11 |
2009.10.31 (已授权) |
感应与移相整流变压器 |
发明专利 申请号:200910311197.X |
罗隆福 |
10 |
2009.10.30 (已授权) |
一种能量注入式平衡的电力系统负序治理方法 |
发明专利 申请号:200910306410.8 |
罗隆福 |
9 |
2009.10.30 (已授权) |
电压源型滤波换流器 |
发明专利 申请号:200910308066.6 |
罗隆福 |
8 |
2009.10.04 |
一种铁粉铁芯电力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 申请号:200910043275.2 |
罗隆福 |
7 |
2009.2.26 已授权 |
绿色节能直流电站 |
发明专利 申请号:200910042768.4 |
罗隆福 |
6 |
2009.2.26 (已授权) |
高电抗磁集成车载牵引变压器 |
发明专利 申请号:200910042767.X |
罗隆福 |
5 |
2009.1.21 |
小电弧大电流直流开关 |
发明专利 申请号:200910042575.4 |
罗隆福 |
4 |
2009.1.21 |
变压器无励磁涌流空域合闸控制器 |
发明专利 申请号:200910042575.9 |
罗隆福 |
3 |
2009.1.21 |
三相变四相阻抗匹配变压器 |
发明专利 申请号:200910042573.X |
罗隆福 |
2 |
2009.1.21 已授权 |
输电线路旋转软臂除冰器 |
实用新型专利 申请号:200920063041.X |
罗隆福 |
1 |
2009.4.22 (已授权) |
集成滤波电感变压器 |
发明专利 申请号:200910043186.8 |
罗隆福 |
(3)代表性论文和著作
出版《智能检测系统与数据融合》专著1部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SCI、EI收录50篇,代表作如下:
[1] Longfu Luo, Yong Li, Jiazhu Xu, Ji Li, Bo Hu, and Fusheng Liu. A New Converter Transformer and a Corresponding Inductive Filtering Method for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IEEE Trans. Power Delivery, 2008, 23(3): 1426-1430.
[2] Yong Li, Longfu Luo,Rehtanz, et al.Study on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a New Converter Transformer for HVDC Systems. IEEE Trans. Power Delivery, 2009, 24 ( 4): 2125-2131.
[3]许加柱,罗隆福,李季,等.交流系统故障对滤波换相换流器的影响分析.电工技术学报, 2010,25(1): 144-150
[4]李勇,罗隆福,刘福生,等.变压器感应滤波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电工技术学报, 2009,24(3): 86-92
[5]贺达江,罗隆福,李勇,等.新型三相变四相阻抗匹配平衡原理.电工技术学报, 2008, 23(10): 40-46
[6]罗隆福,张杰,李勇,等.基于稀疏列表法的新型换流变压器数学模型.电工技术学报, 2008, 23(8): 59-65
[7]李季,罗隆福,许加柱,等.一种滤波换相换流器工作机理与稳态模型.电工技术学报, 2008, 23(8): 53-59
[8]罗隆福,尚荣艳,李勇,等.交流系统等值电抗对新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电工技术学报, 2008, 23(6): 96-102
[9]许加柱,罗隆福,李季,等.新型换流变压器及其滤波系统的换相电抗的分析计算.电工技术学报, 2007, 22(10): 49-54
[10]李季,罗隆福,许加柱,等.新型换流变压器及其滤波系统的数学模型与仿真计算.电工技术学报, 2007, 22(5): 45-52
[11]罗隆福,李勇,许加柱,等.基于相分量法的新型换流变压器数学模型.电工技术学报, 2007, 22(1): 34-40
[12]许加柱,罗隆福,李季.基于场路耦合法的大电流互感器屏蔽绕组分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26(23): 167-172
[13]罗隆福,李勇,刘福生,等.基于新型换流变压器的直流输电系统滤波装置.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21(12): 108-115
[14]许加柱,罗隆福,李季,等.自耦补偿与谐波屏蔽换流变压器的接线方案和原理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21(9): 44-50
[15]邓建国,罗隆福.三相异步电动机阻容制动瞬态过程仿真研究.电工技术学报, 2004, 19(7): 32-37
[16]罗隆福,张志文,邓建国,等.多绕组变压器复合短路阻抗的求解方法.电工技术学报, 2002, 17(3): 39-42
[17] Yong Li, Longfu Luo, Christian Rehtanz, Can Wang, and Sven Rüberg, “Simula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of an Inductively Filtered HVDC Converter Transformer Using Field-Circuit Coupling,”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 59, no. 11, pp. 4020-4031, Nov. 2012 (国际顶级期刊,SCI影响因子: 5.16)
[18] YongLi, Longfu Luo, Christian Rehtanz, Sven Rüberg, Dechang Yang, and Jiazhu Xu, “An Industrial DC Power Supply System Based on an Inductive Filtering Method,”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 59, no. 2, pp. 714-722, February 2012 (国际顶级期刊,SCI影响因子: 5.16)
[19] Yong Li, Longfu Luo, Christian Rehtanz, Sven Rüberg, and Fusheng Liu, “Realization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Near the LCC-HVDC Converter-Bridges by Means of an Inductive Filtering Method,”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vol. 27, no. 9, pp. 3908-3923, Sept. 2012(国际权威期刊,SCI影响因子: 4.65)
[20] Yong Li, Longfu Luo, Christian Rehtanz, Dechang Yang, Sven Rüberg, and Fusheng Liu, “Harmonic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HVDC System Based on an Inductive Filtering Method,”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vol. 27, no. 5, pp. 2273-2283, May 2012 (国际权威期刊,SCI影响因子: 4.65)
[21] Yong Li, Longfu Luo, Christian Rehtanz, Kazuo Nakamura, Jiazhu Xu, and Fusheng Liu, “Study on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a New Converter Transformer for HVDC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vol. 24, no. 4, pp. 2125-2131, October 2009 (国际重要期刊,SCI影响因子: 1.35)
[22] Longfu Luo, Yong Li, Jiazhu Xu, Ji Li, Bo Hu, and Fusheng Liu, “A New Converter Transformer and a Corresponding Inductive Filtering Method for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vol. 23, no. 3, pp. 1426-1431, July 2008 (国际重要期刊,SCI影响因子: 1.35)
[23] Pengfei Shao, Longfu Luo, Yong Li, and Christian Rehtanz, “Electromagnetic Vibration Analysis of the Winding of a New HVDC Converter Transformer,”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vol. 27, no. 1, pp. 123-130, January 2012 (国际重要期刊,SCI影响因子: 1.35)
[24]Thanh Ngoc Tran;Longfu Luo;Jiazhu Xu;Shuda Dong;Zhiwen Zhang;Zhiyu Zhao;Nguyen, M.,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Converter Transformer Based on the Matrix Model,”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vol. 27, no. 2, pp. 821-830, April 2012 (国际重要期刊,SCI影响因子: 1.35)
[25] Jizhu Xu, Longfu Luo, Yong Li, Christian Rehtanz, Zhiwen Zhang, and Fusheng Liu,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Filter-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on Equivalent Graetz Bridge Circuit Model”,IET Power Electronics, vol. 4, no. 9, pp. 959-967, November 2011 (国际知名期刊,SCI影响因子: 1.621)
[26] Yong Li, Longfu Luo, Christian Rehtanz, Dechang Yang, Sven Rüberg, and Zbigniew Leonowicz, “Study on General Harmonic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for a Class of New Auto-Inductive Harmonic Suppression Transformers,”Przeglad Elektrotechniczny, vol. 86, no. 11a, pp. 33-37, November 2010 (invited paper) (SCI收录期刊,SCI影响因子: 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