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的喧嚣已然落下帷幕
时光如白驹过隙,研究生生活转瞬即逝
在所有关于青春的颜色里
有那么一种色彩
灿烂耀眼,光彩夺目
黄涛
“咬定学习不放松”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这一点相信没有人可以理直气壮地予以反驳,所以我认为学习是一件需要从始至终咬定不放松的事。”
读研伊始,我很明显地感受到学习部分的剧本似乎与本科不太一样,一时间,“这可咋办”的大问号在我的脑海中像高铁一样来回穿梭,还是最快的“复兴号”。通过多次观察,我发现研究生课堂上的老师们要求学生就某种现象和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不同的同学发表的观点似乎都不同,最重要的是充满智慧的老师们大多时候都会予以肯定和赞赏。由此,我快速地在小本本上记上:鼓励、宽容和多元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特征。得到这个结论的我兴奋了一晚上,连夜就把课堂发言计划拟出来了,分别为本周每门课上发一次言,至少是一个表意明确的关键词;下周每门课上发两次言,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下下周能够围绕中心,成段发言。就这样仔细琢磨了一段时间,我有了新的一番发现:本科阶段的学习关注知识量的积累,而研究生侧重研究性思维质的提升。
对于教育学跨考生的我而言,要想尽可能系统地掌握这门专业的全部知识,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既然暂时没方向,那就跟着老师学呗,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方法。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一是上课认真听讲并参与课堂讨论,二是课后把老师推荐的书找来阅读,三是全程做好笔记并备注自己的思考。很多专业课的老师都会在下课之前给我们留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在完成的过程中我会通过网络、图书馆资源等诸多渠道去获取相关资料,尽可能进行深入的探索,而且对于专业的深入探索比浅尝辄止的成就感要强烈很多。有时候也会因为课业压力稍大而睡不着,这都是正常的,睡不着正好可以起来学习嘛,我的《质性研究》课程的研究报告就是在这样一个无眠的晚上完成的。记得那天晚上,我已经躺在床上了,但是脑子里就反复在想那个作业到底要怎么完成,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纠结了一会,还是决定下床、开灯、开电脑。为了不影响室友休息,我用被子悬在床沿上盖住灯光,竟然还隔出了个小世界。安静简直就是思考力的助推器,在这一方明亮的小天地里,我的大脑突然开窍了,有了灵感之后的我手指仿佛在键盘上飞舞,等到码完最后一个字时,一看表时间已经是凌晨四点了,长沙的天还没亮,星星也很少。我认为学生时代需要这样的夜晚去纪念学习的模样,就像很多人说过,学习是一件孤独的事一样,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创造孤独存在的学习环境。也是凭着这股意志,我的专业成绩还不错,学业奖学金的等级也实现了从研一三等向研三一等的跨越,我觉得这样清晰可见的成长是会让我保持心安并永远对我产生激励作用的。
单论科研成果而言,我实在不具备足够的发言权,但也积极参与了很多学术活动,比如加入导师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课题组,协助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研究生论坛并获得论文三等奖;参加了2017年湖南高教学会的年会论坛,所撰写的参会论文被收录;参加了高教学会主办的“纪念时务学堂创办120周年征文活动”,所撰写的论文获得三等奖等等。我很享受参与学术活动的过程,它让我学会怎么去找资料、怎么去建立研究框架、怎么去实施调研、怎么去撰写论文、怎么去打磨文章等,我想科研的目的不应该仅仅追求发表几篇论文,它应该也包含让研究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科学素养、培养研究性思维,这种学术训练将成为我以后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兴趣原在实习中”
我有两段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一段是在学院担任兼职辅导员,另一段是在中公教育长沙分公司担任教育理论讲师,这两段实习经历在一定程度上既改善了我在读研期间的生活水平,也让我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并有了明确的职业方向。
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在学院担任一年多的兼职辅导员。辅导员应该算是我们大学期间最熟悉的身影了,但是我们对于辅导员的具体工作是陌生的。在刚上手那会,我也完全也摸不着头脑,很多事情都顾此失彼,幸而有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姚老师、蒋老师、曾老师以及比我早一学期担任兼职辅导员的搭档刘瑞同学的宽容指导和帮助,我才慢慢梳理清楚辅导员工作的具体内容。兼职辅导员的工作总体而言是琐碎繁杂的,每天或多或少都会有需要下发的通知、上报的材料、处理的事项等。当然,琐碎繁杂对于热爱者来说也充满了乐趣,这段辅导员的经历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了学校学院各个层面的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到了每个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亲身参与见证了很多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研讨会、学习会以及决策的形成等,拓宽了思维见识;负责组织了学校学院或主办或要求开展的各项学生活动,分别以学生、辅导员身份参加了“社会主义有点潮”主题征文活动以及资助工作研讨会论文征集活动,撰写的文章并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通过这些活动我也更加能够理解每一位学工老师的不容易,我喜欢这样的工作模式,这也为我的毕业求职打下了深厚的情感和技能基础。
担任兼职辅导员期间走访留学生公寓
2018年4月-2018年11月,我在中公教育长沙分公司担任了七个月的教育理论讲师。进入中公教育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在学院担任兼职辅导员时,我负责接待了中公教育在2017年年末面向教科院的毕业生招聘会,当时只来了四位有意向应聘的毕业生,我瞅着人太少就一并参加了他们组织的现场笔试,接着就收到通知让我去公司面谈,之后就被录用了。入职之后,我们在北京总部接受了高强度的专业培训,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很快便承担起了授课任务。我接到的第一个课是河南太康4天4晚的教师资格证面试课,第一天还是比较紧张的,生怕自己讲错得到不良反馈,但这终究是个经验积攒的活,之后就驾轻就熟了。此后,我辗转到过山东、陕西、广东、贵州、湖南等多地承担教师资格证考试以及教师招聘考试等课程,也成为同批次最早转正和评级成功的教育理论讲师。在此期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耐心和责任心对于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品质,我对这“两颗心”的认知变得清晰明确了,并且得到了巩固。
当然,我并非鼓励大家都去实习,如果你热爱学术,全身心投入其中肯定会收获不一样的风景,但也许你有些困惑,不知道前进方向,与其自困迷茫,不如多去经历和尝试,也许你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沿着兴趣前行至少会让自己开心快乐。毕业之后我会去高校做辅导员,这既是为爱走天涯做出的决定,也是研究生期间的点滴经历累积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在北京中公参加培训与同事合影
“一些感悟”
研究生阶段的生活总体延续了本科时的简单特质,日出日落是一天,花草树木也是一天。最有趣的事情应该是以“赚够学费”的心情疯狂打卡岳麓书院,千年学府的寂静和智慧是需要用心去体悟的,你去的越多感受也就越深刻。
关于时间管理,我想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规划,把要完成的事情分列成小目标,并为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制定时间进度条。
关于娱学平衡,则要明确娱乐与学习的关系,即学习为主,娱乐为辅,两者的最佳平衡状态在于学习主题清晰的同时身心未有不适感。
关于最优工作,所谓最优工作其实是在某种限定条件下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并没有统一标准,要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工作首先要对自己有准确的认知,之后朝着既定方向笃志前行。就我找工作的经历而言,就业单位普遍比较看重求职者的责任心、口头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单位性质不同,所要求的能力素质会有差异,但归根结底你需要清楚自己具备哪些,就业单位需要哪些,当你开始准备求职时,可以先研究一下招聘单位的招聘要求和招聘形式,里面隐藏着对求职者能力的要求。
“感谢说给你们听”
站在研三的角度回望三年的经历,我想要感谢的人很多。教科院的老师和同学都是可亲可敬可爱的,我很有幸在这里收获了很多可以称之为幸福的小美好,很知足时光给予我的这些美好馈赠,并且我也会带着它们继续出发。
师门大合影
与宿舍室友合影
我最感谢的人还是导师李碧虹教授,我骨子里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而李老师的宽容、随和为我提供了良好的自我发挥条件,让我能够有机会三年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并且李老师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也让我受益匪浅,能成为李老师的学生实在是一件很幸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