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刊物名称 (会议名称) |
发表时间 |
刊物 级别 |
1 |
城乡教师平等对话的可能性思考 |
唐松林 |
中小学教育 |
2008-01-01 |
|
2 |
论教育形态的变革----思维教育简论 |
胡弼成 |
高教探索 |
2008-05-01 |
|
3 |
和而不同-——大学文化培育论 |
胡弼成 徐 跃 蒋婷轶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
2008-10-01 |
|
4 |
人力资本理论:大学教师薪酬制度研究的薪视野 |
李碧虹 |
兰州大学学报 |
2008-11-01 |
|
5 |
社会资本、合作剩余与大学教师合作行为 |
李碧虹 |
高等教育研究 |
2008-11-01 |
|
6 |
大学职能如何在质量监控中体现 |
唐松林 于德介 |
江苏高教 |
2008-05-01 |
|
7 |
培育质量文化 建立常态化的质量管理模式 |
唐松林 |
中国高等教育 |
2008-12-28 |
|
8 |
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调查研究 |
姚利民 史曼莉 |
现代大学教育 |
2008-01-01 |
|
9 |
我国知名大学校长个人特征研究 |
姚利民 尹 航 |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8-09-01 |
|
10 |
高等教育服务视角下大学生逃课行为分析 |
庄 玮(学) 阳荣威 |
江苏高教 |
2008-11-01 |
|
11 |
教育主体评议 |
胡弼成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年8月 |
|
12 |
如何维护教育的通识教育本质 |
唐松林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8年12月 |
|
13 |
试论高等学校募捐策略与措施 |
阳荣威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年11月 |
|
14 |
社会资本、合作剩余与大学教师合作行为 |
李碧虹 |
高等教育研究 |
2008-11-30 |
|
15 |
个体发展指南:大学课程体系的本质 |
胡弼成 |
黑龙江高教研究 |
2008-6-5 |
|
16 |
教育主体评议 |
胡弼成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4-28 |
|
17 |
论教育形态的变革----思维教育简论 |
胡弼成 |
高教探索 |
2008-10-28 |
|
18 |
和而不同-——大学文化培育论 |
胡弼成 徐 跃 蒋婷轶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
2008-10-28 |
|
19 |
课程:生存的智慧 |
姜国钧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12-28 |
|
20 |
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
姜国钧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12-28 |
|
21 |
大学师生实施研究性教学之策略 |
康 雯(学) 姚利民 史曼莉 蒋家琼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10-28 |
|
22 |
人力资本理论:大学教师薪酬制度研究的薪视野 |
李碧虹 |
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7-28 |
|
23 |
大学研究性教学内涵、特征和过程(不算分) |
李宏祥 姚利民 史曼莉 康 雯 蒋家琼 |
湖南社会科学 |
2008-9-28 |
|
24 |
我国小城市中学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来自湖南5个小城市的调查 |
刘要武 于慧惠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12-28 |
|
25 |
研究性教学思想发展初探 |
史曼莉(学) 姚利民 康 雯 蒋家琼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12-19 |
|
26 |
公共性:乡村教师的一个重要属性 |
唐松林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10-25 |
|
27 |
背景方法:农村教师教育模型的必然选择 |
唐松林 刘艳庆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8-25 |
|
28 |
大学职能如何在质量监控中体现 |
唐松林 于德介 |
江苏高教 |
2008-10-28 |
|
29 |
如何维护教育的通识教育本质 |
唐松林 于德介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8-10-28 |
|
30 |
培育质量文化 建立常态化的质量管理模式 |
唐松林 |
中国高等教育 |
2008-12-28 |
|
31 |
试论高等学校募捐策略与措施 |
阳荣威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8-28 |
|
32 |
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调查研究 |
姚利民 史曼莉 |
现代大学教育 |
2008-2-28 |
|
33 |
大学研究性教学理论基础研究 |
姚利民 史曼莉 康 雯 蒋家琼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8-28 |
|
34 |
我国知名大学校长个人特征研究 |
姚利民 尹 航 |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8-9-28 |
|
35 |
高等教育服务视角下大学生逃课行为分析 |
庄 玮(学) 阳荣威 |
江苏高教 |
2008-11-5 |
|
36 |
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内容分析:2002—2007年 |
陈 琳(学) 蒋家琼 |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
2008-3-28 |
|
37 |
大学生暑假生活现状及对策的实证研究 |
胡弼成 徐 跃 |
煤炭高等教育 |
2008-8-28 |
|
38 |
我国高等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
蒋家琼 卢 宇 |
煤炭高等教育 |
2008-1-25 |
|
39 |
从哲学家的哲学到我的哲学:教师哲学内涵理解 |
唐松林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08-10-28 |
|
40 |
现代课堂“真我”的遮蔽及“无为”教学策略——从拉康镜像理论的视角 |
唐松林 欧阳算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08-4-28 |
|
41 |
克拉克·克尔高等学校职能观述评 |
徐 丹 |
理工高教研究 |
2008-4-28 |
|
42 |
大学研究性教学的条件分析 |
姚利民 |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
2008-12-28 |
|
43 |
有效小学之特征 |
姚利民 |
当代教育论坛 |
2008-4-28 |
|
44 |
大学实施研究性教学之策略 |
姚利民 康 雯 史曼莉 蒋家琼 |
当代教育论坛 |
2008-11-28 |
|
45 |
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姚利民 史曼莉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08-11-10 |
|
46 |
拟像时代的教师教学行为——兼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 |
唐松林 |
第五届高等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
2008-11-4 |
|
47 |
乡村教师的公共性质与社会责任——兼论乡村教师发展的另一个视角 |
唐松林 |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
2008-11-11 |
|
48 |
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实施策略 |
刘要悟、付安权 |
电化教育研究 |
2008年 |
|
49 |
我国小城市中学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来自湖南5个小城市的调查 |
刘要悟、于慧惠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年12月 |
|
50 |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新课程实施之适应性研究——来自湖南益阳的调查 |
刘要悟,陈细波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年6月 |
|
51 |
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实施策略 |
刘要悟、付安权 |
电化教育研究 |
2008年 |
|
52 |
我国小城市中学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来自湖南5个小城市的调查 |
刘要悟、于慧惠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年12月 |
|
53 |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新课程实施之适应性研究——来自湖南益阳的调查 |
刘要悟,陈细波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年6月 |
|
54 |
教育主体评议 |
胡弼成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年8月 |
|
55 |
如何维护教育的通识教育本质 |
唐松林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8年12月 |
|
56 |
试论高等学校募捐策略与措施 |
阳荣威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年11月 |
|
上一条:教育科学研究院2009年论文发表一览下一条:教育科学研究院2007年论文发表一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