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731-88822454

第十届“教育质量与评价论坛”在湖南大学举办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5日 点击量:

9月24日,第十届“教育质量与评价论坛”在湖南大学成功主办,二十余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称号获得者集聚岳麓,共同探讨教育质量与评价问题。本次论坛主题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与评价改革”,与会专家从教育质量与评价的整体现状、价值追求、研究趋向、历史沿革等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与交流,阐述各自的思想和看法,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仲尤教授主持论坛。

196E8

论坛现场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刘海峰回顾我国“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历程,指出双一流评价是高等教育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双一流”高校建设既要重视高校贡献、办学质量、标志性成果等评价指标,也不能忽略国际大学排行榜的评价作用。在运用国际大学排行榜时应从学科类别加以区分,既要看到理、工、农、医等学科的客观性,也要看到人文社科的艺术性、地区性和民族性。

F15E

刘海峰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张斌贤教授指出教育评价实践往往囿于用简单事物去认识复杂事物,消解了大学教学中最根本的东西,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今的评价指标体系愈发精细与量化,但许多东西是复杂的,是不可评和不可测的。因而需要对教育评价实践效果积极与否进行进一步反思。

13172

张斌贤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阎光才教授从教育评价的底层逻辑出发,指出我国教育评价制度往往由政府以资源和政绩为指标自上而下实施,容易使人的行动在利益导向下被迫服从制度设计,从而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评价习性和评价文化。要解决这一问题,需正本溯源,通过制度改革调整利益分配,克服现有的评价文化痼疾。

14C29

阎光才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周光礼教授通过讲述三个案例,指出当前我国高校评价要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突出分类评价,一个好的大学分类应该是描述性的,不能是规范性的;二是突出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高校是教育质量的责任主体,只有激发高校的主动性,才能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三是学科评价要突出对教师的评估,尤其是对学术带头人、教授、学者的同行评估。

10A1D

周光礼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廷柱教授指出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但要在“高”上下功夫,而且要在“远”上下功夫;不仅要向上看到顶尖高校的前景,还要向下看其它学校的困境。高等教育评价要高质量发展,满足办学基本要求的同时,关键在于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内生动力。

17201

陈廷柱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教授指出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要追求“强”与“新”。“强”意味着在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对教育质量有新的认识。“新”即“四新”,包括开创新领域和新赛道,塑造新动能和新优势。总体而言,好的评价文化对应好的质量文化,应重视大学的评价自主权,避免弱化、外化、异化。

D6EB

卢晓中教授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振天教授指出评价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过度强调评价指标可能导致工业化和短期化,与一流学科的真正目标背道而驰。为了确保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大学建设重回正轨,评价应该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如何在评价中落实立德树人,他提出第一是立中国人;第二是面向全体人;第三是立全面的人;第四是立创新创业的人。

12D3B

刘振天教授

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立国教授提出首先要明确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和区别。他认为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要关注排行榜、获奖指标等现实标准外,更要克服原有评估体系片面重视学术供给的问题,学科评估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从强调供给到强调贡献,着眼于学科和人才培养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

13125

李立国教授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蒋凯教授提到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国内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他从中美两国高等教育高校数量、高校类型等数据资料对比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仍存在研究型大学数量少、高职院校基础薄弱、公共高等教育经费占比低、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等亟待关注的质量问题。

1328B

蒋凯教授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阚阅教授认为期刊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生产过程更加公平,同行评议的评审意见更加公开是未来期刊建设的发展方向。关于学科评估,他指出要以客观的视角对高校进行考察,完全唯指标论是不可取的。

FF4E

阚阅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王建华教授指出中国高校评价面临评与不评、测与不测、用与不用的问题,从有限理性的视角来看是悲观的,通过反思又是乐观的。评价必须分清高校评价与中国高校评价,后者是限定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建立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需要运用独特指标,注重转变为真正有价值的评价模式。未来应追求中国式的高校评价,关注评价的价值导向,解决为何评价、为谁评价的问题,而不仅仅追求评什么。

14128

王建华教授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教授指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过程中,应结合“破五唯”,从历史新时期出发,重视评价价值。他从立德树人、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绿色发展、人工智能的现代技术、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满足学生个人需求、注重包容合作等精神、注重未来工作核心技能的培养等八个方面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目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展望。

136CD

操太圣教授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铁芳教授从我国教育评价整体现状出发,认为社会大众对现存评价体系大多持习以为常的态度,忽略了评价的根本价值。他指出,目前我国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两大问题是评价太多而休养生息太少、重视手段性评价而忽视目的性评价,呼吁高校评价应追求人的生命成长、对标大学的文化精神。

18CCF

刘铁芳教授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威教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评价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应给予重视并作深入探究。围绕这一核心问题,他强调应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体系和功能,从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抓紧用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19DDE

杨威教授

论坛围绕教育质量与评价这一主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讨与交流,为参会人员提供了一场异彩纷呈的学术盛宴,相信未来会在教育领域产生积极的学术影响,推动教育质量与评价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


上一条:《大学教育科学》新一届编委会成立下一条:我院教育硕士赴麓山外国语、麓山国际等学校开展专业实习

关闭

Copyright © 2022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电话:0731-88822454 邮箱:jxtan@hnu.edu.cn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