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生课程《产业升级与社会创新设计》中,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周博老师,于12月2日及12月5日进行了两次精彩的线上分享。周老师分别以《为新中国而设计》和《作为知识生产的设计策展》为主题,向同学们深入探讨了新中国设计展览的策展经验和设计策展作为知识生产方式的意义。他强调策展不仅是日常工作,更是一种建构观念系统的重要方式,并分享了展览筹备过程中的挑战与收获,以及如何通过展览展示中国风格中的中庸概念与设计、手工艺的关系。

第一讲:《为新中国而设计》
本次课程周博老师以“为新中国而设计”为题,与我院师生们深入地分享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设计实践活动,强调社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周老师分析了中国设计研究的挑战,指出研究应结合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并通过“为新中国而设计”展览展示了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十余年间的设计作品。课程还讨论了中国设计史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及设计师和艺术家对国家形象设计的贡献,强调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第二讲:《作为知识生产的设计策展》
本次课程中周博老师分享了“中的精神”系列展览的策展经验,强调策展不仅是日常工作,更是一种知识生产的方式,有助于建构观念系统。他提到,策展工作与写论文、写书一样,都是建构观念系统的方法。课程中还探讨了“中的精神——当代中国设计与工艺展”的筹备过程,指出当代中国设计与工业主题缺乏专业的建筑和博物馆,策展人需进行大量文献资料收集和实物整理工作。此外,周老师还讨论了展览策划与知识生产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展览展示中国风格中的“中的精神”、以及从“中庸”概念中生发出的“文、正、雅、和”与设计、手工艺作品的对应关系。课程内容涵盖了知识生产与设计策展的挑战、展览策划与知识生产的关系、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等多个方面,最后周博老师与学生们围绕策展的创意方式、“中的精神”、展览的生产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上述图片来源于周博教授讲座资料,系征得本人同意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