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员好故事——魏德友:边境线上的“活界碑”-湖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海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你好,欢迎来到党建工作网!

用户登录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快速导航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党建网> 中心新闻> 先锋风采> 正文
榜样引领 | 党员好故事——魏德友: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甘于奉献、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他们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本栏目讲述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引领广大师生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


在前进的道路上,以优秀共产党人为榜样,更好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


党员故事


有一位81岁的老人,在新疆塔城地区萨尔布拉克草原的边境线上,带着妻子儿女和他的100多只羊,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馍,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放牧巡边,守护着中哈边境50多公里的无人区。


这位老人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1连退休职工魏德友。放牧为巡边,他被称为边境线上活界碑;家在路尽头,他的家被称为不换防的夫妻哨所


节目录制期间,魏德友和妻子刘景好,以及二女儿魏萍一起来到现场。年逾80的老人面容清癯,身形略显佝偻,可能是远离人群太久,话很少,握笔签字报到时,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名字怎么写,但对于57年前的承诺却始终念之于心、践之以行。


牧羊人的承诺


《榜样6》节目中,伴随着萨尔布拉克草原上的朝阳升起,牧羊人魏德友的故事徐徐展开。


一把旧水壶,一台录音机,一架望远镜,揣上老伴蒸好的馍,吆喝着羊群走出家门,沿着最熟悉牧道开始十几公里的巡边,这段路程,他从青涩走到了暮年。



1964年,24岁的魏德友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原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30多名战友一起来到了萨尔布拉克草原第九师161团原兵2连。


位于中哈边境的萨尔布拉克草原,哈萨克语为“盐泉”,名为草原,实为戈壁滩涂。其位于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的必经之路,小风天天有,大风埋人骨。冬季积雪可深达1米,夏天蚊虫肆虐,十只蚊子一盘菜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魏德友和战友们一手拿镐、一手拿枪,一边开荒、种树、掏地窝子,一边放牧巡边。三年后,他还从山东老家接来妻子刘景好,在边境安了家、养育儿女。


1969年,边境事件频发,他带头参加铁牛队行动,在塔斯提河南岸紧握钢枪,与外军对峙三天三夜;他主动请缨担任牛群组组长,迎着外军、顶着风险巡边护边……


伴着风吼狼嚎,他们一边守护着边境的安全,一边用手上一层一层的厚茧,让盐碱化严重的萨尔布拉克草原开始有了庄稼地、林带、草场,草原变得热闹起来。


20世纪80年代初,魏德友所在的连队被裁撤。昔日一同来屯垦戍边的战友陆续离开,世世代代住在草原上追水草而居的牧民渐渐搬离到更好的城镇。


本可以分去离城市更近连队的“外地人”魏德友,却主动留下戍守边境,接过部队的羊群,成为一名义务护边员,和老伴儿刘景好边放牧,边戍边。


“那时候这里更加荒芜,牧民走了之后,可以说就是无人区。当时周围狼很多,经常过来偷羊。我胆大,经常找狼的足迹,骑着马追狼。”魏德友的女儿魏萍提到小时候跟父母在边境线的生活。


萨尔布拉克草原地势开阔,边境前沿缺少天然屏障,春秋两季,牧民转场时节容易发生人畜越境,魏德友要时刻观察是否有人畜抵边,“边境无小事,一头牲口越界就能让国家很被动。”魏德友说。


冬季牧民离开的时候,魏德友则要来回走8公里的牧道去边境线,看有没有人员经过的痕迹,到牧民留下的房子查看情况。



从年轻小伙到耄耋老人,边防连换了19任连长,20任指导员,其他人一个个离开,魏德友始终吆喝着羊群孤身坚守,靠着养羊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50多年来,他巡边护边20多万公里,磨破了80多双鞋子,堵截临界牲畜数万只,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负责的管控区内未发生过一起涉外事件。


“当时如果党不派我过来,就会派别人过来。我答应了守边,就要一辈子做到。”魏德友说道。


军功章的背后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戍边57年的魏德友获得习近平总书记颁发的七一勋章


《榜样6》节目中,主持人问道,这枚沉甸甸的七一勋章里面,是不是应该也有老伴的一半?”“一多半。魏德友带着浓浓的山东口音回答道。


寂寞荒凉的萨尔布拉克草原,因为老伴在,他这个孤独的戍边人有了家,有了志同道合相守一辈子的伴侣和战友。在他心里,她始终是那个当年回乡相亲,他看到的梳着两条辫子,能干会说、做事利落的大眼睛姑娘。


1967年,刘景好随魏德友火车换汽车、汽车转驴车,从山东老家千里赴疆,一路风餐露宿,越走越荒凉,好不容易到了魏德友在草原的家,却更是傻眼了。


等待她的“婚房”是茫茫戈壁滩上平地挖出的土窝子。“沙暴一来,地窝子里的人就全变成了土猴。”


“牛虻和蚊子也太厉害了,大牲口被叮一口,都疼得直蹦。”她回忆说,“那个芨芨草,一人那么深,狼一群一群嗷嗷地叫。”她当时就被吓哭了。


忍着过了一些日子后,她再也说服不了自己留下了。一天中午干完活儿,刘景好回到家就收拾好东西,打个包袱,准备走了。


魏德友知道后,急忙追上,说,“我们就在这儿待三四年,三四年后跟你一起回家好好过日子。”


只是这一待,就待了一辈子。


越了解魏德友的信念,越了解守边的重要性,刘景好越不忍心离开这片茫茫草原。


部队裁撤后几个月里,面对空旷无人的草原,魏德友也曾产生自我怀疑。刘景好说,“你不是天天说要说话算话,说答应了首长的就要一辈子做到?”


19821月,边境线上出现了一架飞机,更是彻底坚定了两人留下来的决心。


在飞机离他一公里的地方,魏德友听见了飞机响,雾很大,他就骑着马飞快地往那边跑,快到附近的时候,魏德友拴好马,走近一看,飞机就在头顶上20米的地方,看到有人来,飞机掉头飞走了。


这让魏德友夫妇愈加意识到,这片土地上需要有人坚守。


“如果我们走了,这地方就没人了,进去的随便进去,出去的随便出去。我在这里,他们肯定传这里还有人,我们俩就坚定留下来。她也说,我们就一辈子留在这儿,哪也不去了,家也不回了。”


日复一日的守边生活,手脚利索的刘景好更逐渐成了魏德友巡边中的得力助手。


魏德友与妻子刘景好。


察看边情、修复破损的铁丝网,是巡边时的必要任务。在魏德友耐心地手把手教导下,起初经常被铁丝网上的倒刺划伤手臂的刘景好,渐渐地,不仅成为了一名熟练“钳工”,而且还学会了在草原上判断方向、天气及边情,能帮着魏德友巡边。


“当年我家里还有马,我妈年轻时,还是骑马的好手。”魏萍说。


有一段时间,魏德友不慎从马上跌落,摔伤了腰椎,只能卧床休息,刘景好就代替他去巡边。


一次攀爬一处断崖时,她的脚趾被尖锐石块割了一道很深的口子,仍咬着牙、瘸着腿继续巡逻。巡逻结束回到家,魏德友从床上爬了起来,一把抱住她,眼泪直流。


从一开始被艰苦的条件吓坏,也曾有过逃离的念头,但最终选择了留下,数十年来相濡以沫,一起变老,“哪儿也不去”是她如今说得最多的话。


羊鞭的接力


对边境,魏德友始终有放心不下的惦念,一天不到边境看看,就感觉少了点东西。


《榜样6》节目录制期间,他早晨起床后都要出去走走,不能巡边,就沿着所住的宾馆走一圈。


57年来,草原上朝晖夕阴、日升日落,魏德友的情怀始终不减。


每天早上,魏德友和妻子刘景好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家门口升国旗。在屋外的木旗杆前,刘景好拽紧绳索,魏德友奋力挥动右臂,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迎风展开。每当看到鲜艳的国旗,两个人的心中就会升起一阵自豪感。


“不管走多远,看到五星红旗就能找到家。”魏德友说。


魏德友家每日升起的五星红旗。


那位于家正西方3公里处的173号界碑,魏德友曾亲眼见证它竖起的那一刻。过去两人路过时,总是会经常细心地擦拭一遍。日子太久,界碑在他们心中已有了温度,看着它,就像是看到自己的家人一样。


孤零零的土坯房里,坑坑洼洼的泥土地面,歪歪扭扭的木头桌子,吃的米面需要小女儿翻越几十公里牧道才能送进来,喝的是门口井里打出来又咸又苦的盐碱水……只要守着这片草原,他们就是觉得心里踏实。


巡边的日子并不总是风和日丽,魏德友多次在极端恶劣天气下与死神擦肩而过,甚至有次因为大雪中迷了路,双脚脚趾被严重冻伤,送去医院后险些被截肢,他仍然说“这没什么”。


多年来,在山东工作的4个孩子不放心父母的身体,多次劝他们回家养老,魏德友始终不肯。儿女们给他们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他也一天没去住过,还说服刘景好留在萨尔布拉克草原继续义务巡边。


子女来了又走了,魏德友会因为舍不得潸然泪下,但面对多次调离边境、家人团聚的机会,他却一而再、再而三选择了继续坚守。


如今,萨尔布拉克草原的边境线已经建起智慧边防,搭起了铁丝网,架上了摄像头。2017年,二女儿魏萍也辞去山东临沂的工作,选择接过父亲的羊鞭,回到父母为之守护一生的地方,成为161团的一名护边员……


魏德友夫妇却一天一天老了,57年巡边守边,家乡早已成为他乡,边境线上也有了女儿的守护。但他们仍然坚持沿着那条熟悉的牧道一遍遍走着,常挂在嘴边的除了那句承诺只要我还能走得动,还有一句由衷的赞叹,祖国越来越强大了。


阅读原文


来源:HNU先锋信息


发布日期:2021-12-1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