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专业简介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专业简介

一、学科基本情况

湖南大学经济贸易学科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1926年设有商科,1931年设商学系,1946年建立商学院。1982年,在全国率先创办了工业外贸(本科)专业,1990年建立工业外贸硕士点,1996年工业外贸专业成为原机械工业部重点专业。20004月,原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成新的湖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200010月,获得国际贸易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湖南省经济门类的第一个博士点,填补了湖南省的空白,200111月,国际贸易学成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024月,南北校区的国际经济贸易学科和经济学学科合并组建成经济与贸易学院,20026月,建成湖南省首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湖南省WTO研究基地”。200210月,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通过湖南省重点专业评估,同月,以我院牵头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项目“国际贸易与金融管理”通过教育部专家评审,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莫纳什大学经济学教授杨小凯受聘为我院讲座教授。2003年,经济研究中心并入我院,学院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同年,获准设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4年获准建设“湖南省物流信息与仿真技术重点实验室”,2004年获准设立“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经济开放与贸易发展》。2005年获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和政治经济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7年国际贸易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0年获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立起从博士后--博士--硕士--学位完备的四级人才培养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2005年教育部全国本科专业排名中排名第3,获A++等级。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特色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与实务操作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状况,熟悉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和国际惯例,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在涉外经济部门、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从事管理和业务工作的“宽口径、重实践、多技能、复合型”专业人才。

2、专业特色

本专业注重和突出文、理、工渗透,多学科交叉的特色和优势,坚持教学与科研互动,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以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学科建设和科研带动和促进本科教学,注重基础理论、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师资队伍

该系现在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学术造诣高、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专职教师34(赖)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7人,教师中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达到了70%,共有13人赴美、英、德、加、日等国的名校留学归来,另有2位老师现正在美国深造。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70%均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本专业有许多高层次专门人才,赖明勇教授是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长江”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入选湖南省“121”第一层次人才计划,是湖南省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985工程”第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经济开放与贸易发展”的主任兼首席经济学家。

王耀中教授留学加、澳多国,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专家。

张亚斌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121”人才支持计划及湖南省社会科学“百人”计划。

本专业现有的教学结构为四个层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为使教学科研不断上水平,学科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加强与国内著名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另一方面,不断派出教师到国外进修。到目前为止,已派数名教师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学习进修,与此同时,也经常聘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来讲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本专业已成为全国有影响有特色的国际贸易专业之一,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1.具有方向性。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体现三个面向。

2.具有科学性。充分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合理设置与优化课程体系。

3.具有前瞻性。要充分反映“厚基础,宽口径,多技能,复合型”的培养目标模式。

4.具有指导性。要能反映学校整体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5.要有可操作性。要有利于规范教学过程,有利于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

(二)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

国家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有: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国际投资、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国际结算、国际电子商务、外贸商务函电、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国际商法、对外贸易谈判、世界贸易组织概论、商检与报关、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高等数学、基础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同时还有机构合理、内容新颖的系列选修课程和实验课程。

课程内容分为四大类:

1.通识类课程。包括校定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类课程,公共通识是按国家教委规定的学生必须修的课程,通识选修类课程是指学生必须在自己所学学科之外的学科专业所选修的加强人文素质的课程。

2.学科门类课程。教学计划中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

3.专业课。包括专业核心必修和专业选修课。专业核心课程是教学计划中规定必须掌握的专业素养的课程;专业选修课是指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课程,学生在按一定比例(一般是11.52)提供课程的有限范围在规定的学期内选择修读的课程。

4.未来发展教育课程。采用导师负责制,主要与毕业论文的写作配合选课,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可按课程方向选择实务类和发展类型的课程,课程由导师负责,采用小班讨论制。

五、社会效益

20多年来,本专业先后培养了本科生22届。毕业生遍布国内外,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其中很多人已成为单位或部门的主要领导与业务骨干。近几年来毕业生中先后有数人被保送或考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名校以及本校的硕士研究生。还有众多学生进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利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杜伦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匹兹堡大学等国外名校深造。在历届全国外语和计算机统考中及竞赛中,我系学生均取得优良成绩,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得到广泛认同和好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