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学生 教职工 校友 学生及访客
新闻资讯
湖南日报 | 许和连:借博览会春风,挖掘中非经贸潜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非洲是南南合作的重要地区,也是中国未来经贸发展最具潜力的合作伙伴之一。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非经贸博览会”)将于6月27日至29日在长沙举行,这既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的“八大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积极行动。

中非经贸博览会是湖南第一个国家级、国际性、常态化经贸平台,对于我省打造开放强省、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充分发挥中非经贸博览会作用,深入挖掘中非经贸合作巨大潜力?结合中非贸易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持续丰富博览会功能,深化贸易促进合作。

由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中非之间长期缺乏高层次、特色化贸易促进平台。为充分发挥中非经贸博览会的贸易促进作用,我省可不断丰富博览会信息公开、项目咨询、商贸投资服务、海关税务咨询、贸易展览等功能,将博览会打造成双方经贸合作的重要通道。

在举办官方博览会基础上,未来中非双方应进一步在以下几个领域深化贸易促进合作:一是加强职能部门业务合作。中非双方可加强海关、税务等部门在AEO(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互认签署、贸易便利与安全、海关数据交换、边境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的合作;二是深化质检领域合作。技术性贸易壁垒及产品标准错位问题仍是中非开展经贸合作的较大障碍,双方应加强在产品准入标准、技术认证体系和标签制度等方面的磋商,某种程度上也是助力“中国标准”对接国际;三是搭建更多中非贸易促进平台。比如设立中非贸易综合服务公司、中非进出口贸易集市平台等,以充分挖掘经贸潜力。

——优化贸易商品结构,挖掘消费市场潜力。

长期以来,中国向非洲主要出口机电等工业产品,自非洲主要进口能源、矿产等资源类产品,未来双方可从两个方面进一步拓展贸易潜力。

在对非出口方面,应关注非洲国家消费品市场。近年来,得益于非洲人口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部分非洲国家对中国轻工产品需求量猛增。我省可借助博览会打通湖南纺织品、小商品、文化创意产品等出口非洲的通道,进一步扩大与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在自非进口方面,要扩大非资源类产品进口。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明确指出要扩大进口非洲非资源类产品,而农产品恰是我国非资源类产品的进口主力,但大多数非洲国家出口的农产品尚未达到我国市场准入资格。因此,我省可考虑抓住博览会契机,增设“中非农产品准入标准与质量认证标准研究”论坛,促进中非农产品相关标准的制定与对接。

——深化跨境电商合作,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

“实施贸易便利行动”是中非合作“八大行动”中的第三大行动,而跨境电子商务将是提升非洲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重要手段。

2018年中国(长沙)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成功获批,为我省跨境电商发展带来重大政策利好。中非经贸博览会的举办,则为深化中非跨境电商合作、打造中非经贸合作“湖南通道”提供了新的契机。我省应抢抓机遇,力争在国内率先建成中非跨境电商平台。短期内应充分利用网上中非经贸博览会低成本、全天候、高效率等优势,遴选优质非洲产品、完善网上平台功能、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和企业入驻;长期看则应加强与非洲国家在跨境电商领域的磋商,着力构建完善的跨境通关、物流、结算、营销体系,助力湖南成为全国中非经贸中心。

——加快推进自贸协定签订,提升经贸合作效率。

在逆全球化抬头背景下,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是破解贸易保护的利器。目前,中国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达成17个自贸协定,但非洲仅有毛里求斯一国处于准备签署最终自由贸易协定的状态。由此可见,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将成为中非双方通过互惠贸易发展全面战略经济伙伴关系的重要方向。

在推进中非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过程中,中国可充分发挥中非经贸合作区的“排头兵”作用。据商务部统计,中国目前已在非洲建立了25个经贸合作区,其中埃塞俄比亚·湖南工业园是我国第一个由省级政府在非洲推动建设的样板开发区,正在筹建中的乌干达湖南产业园也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精神的重要举措。因此,我省应充分发挥深耕非洲市场优势,努力融入中非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以经贸合作园区的建设与运营为依托,深化中非互利合作,为最终建成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贡献力量。

(作者系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中非经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新闻链接: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9-06/18/content_1395073.htm?div=-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