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 邢利宇)“2014年中国经济将进入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一年,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基本态势,也会面临复杂多样的下行压力。”民建湖南省委主委、湖南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长江特聘教授赖明勇在接受中新社记者电话专访时指出。
赖明勇强调,应该看到新一年中国经济发展有新的有利因素和难得机遇。如发达国家不断调整政策,可能酝酿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仍将保持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大改革和大转型为经济增长带来巨大改革红利。具体如:
一,市场准入放开将给民营经济带来新机遇。在电信、新能源、医疗卫生等行业,随着市场准入的放开,行业的供给水平、服务质量、竞争力都将得到极大提升,也将刺激整体经济增长。
“我们相信上海自贸区、中国加入TPP谈判的意愿等都会促进更多行业市场准入放开,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赖明勇说。
二,“营改增”的扩容效应将逐步展现。针对服务行业的营业税改革,由于可以带来其下游的抵税,既降低了服务业自身税负,刺激了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也提高了其他行业对服务业的需求,带来了其他行业税负下降的效应。
三,“去产能化”基本完成。从行业数据看,太阳能、水泥、造船等几个去产能“困难户”情况已明显好转。宏观数据方面,2013年下半年PPI增幅较上半年有明显回升,也是产能过剩下降的证据之一。随着产能过剩情况的缓解,这些行业的利润率会逐渐回升,并带来其投资的增长。
四,外部需求走强。随着美国、日本、欧盟经济发展的复苏,对中国出口的需求也随之上升。
五,地方政府债务总体可控,中央政府债务水平较低,且财政收入增长迅速。2014年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可能加速。
赖明勇分析,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长期性、复杂性,世界经济仍将维持艰难复苏态势,其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和反复性。以刺激政策带动的反弹周期将趋于结束,新增长动力尚不明确,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方向都处于两难境地,不能提供“增长红利”。
此外,制造业产能过剩、宏观债务水平持续上升、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各类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一些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经济将进入“结构性减速”阶段。因此,中国经济增长受到的下行压力不小,上半年可能会进入阶段性的增长势头减弱过程。
赖明勇预测,在中国经济的大改革与大转型、世界经济的政策大转型与大改革、全球经济周期性力量的轮转这三大力量的博弈中,中国宏观经济会逐步走向“信贷—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GDP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基本态势,体现出“底部波动”、“轻度回缓”的运行特征。
应对宏观经济中的新发展和新问题,他认为,仍要从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红利(制度红利、人口红利与开放红利)出发,继续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优先考虑的选项,从激活经济内在活力入手,牢牢抓住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闻来源: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4/01-22/57679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