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日,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筑梦研习营携雅礼中学同学一同来到岳麓书院,并为其讲解岳麓书院的历史文化。负责本次讲解工作的有筑梦研习营成员:郑念,吕潇洋,黄思钰。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寒冷的天气并没有打消同学们的热情,我们的岳麓书院之旅在微风细雨开始。

首先由郑念同学带着大家一同来到赫曦台上,介绍了书院的具体功能,以及我们中国的四大书院都有哪些,紧接着面对岳麓书院的地图讲述了书院的布局特色,引经据典,层次分明。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目不转睛,并且不断思考,不断提问,还吸引了很多家长来此拍摄视频,希望能借此机会了解一下中国的书院文化。

接下来走进了岳麓书院的大门,吕潇洋同学向大家提问:“有谁知道‘惟楚有才’中的‘惟’字是什么意思吗?”同学们开始踊跃作答,有人说是“只有”,有人说是“希望”,等到大家激烈讨论了一阵后,吕潇洋同学告诉大家这个字并非我们通常所想的意思,这里的“惟”是古人所常用的一个发语词,没什么实际意义。听到这里大家豁然开朗,表示还会继续学习古代文学方面的知识。

迈入讲堂,吕潇洋同学为大家讲解了讲堂的两块牌匾“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背后的含义以及故事,接着讲台上的两把交椅描绘了当年“朱张会讲”的盛况。同学们听得入神,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年代,堂外摩肩接踵,凝望着堂中两位思想家的激烈论辩。

移步至文庙,由黄思钰同学为大家讲解了整个文庙的轴线布局,上至几百年前的宋明理学,再到今天我们湖南大学的柳肃教授对于岳麓书院的修复,带着大家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半学斋、御书楼、园林八景……走完岳麓书院,趁着兴致大家又走进湖大校园,筑梦研习营成员为大家讲述了大礼堂,老图书馆,教学红楼背后的故事。

不知不觉,此次岳麓书院之旅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告一段落了。相信同学们在本次旅途中收获颇丰,筑梦研习营也感到成就感十足。最后感谢研习营同学的辛苦付出!感谢家长同学们的配合!
文稿|李鸿伸
摄影|耿铭婕
编辑|李鸿伸
审核|张娣